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引黄灌区交替波涌灌溉田间泥沙运移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6h】

山东引黄灌区交替波涌灌溉田间泥沙运移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符号说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波涌灌溉特点及参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波涌灌溉灌水质量评价

3.2 灌溉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 交替波涌灌溉对泥沙分布的影响

3.4 入田泥沙分布规律

3.5 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机制的影响

3.6 灌溉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山东引黄灌区农作物生产灌水以引黄灌溉为主,黄河水含沙量高,致使渠道淤塞,不得不连年清淤,有些地方采用淤背固堤措施,临时解决了渠道淤积问题,但致使大堤年年增高加厚,致使田间引水困难;特别是山东黄河流域地区由于风蚀、水蚀等水土流失现象,土地却连年降低,加之地下水位较浅,会加重内涝和促进次生盐碱化的发展。怎样处理泥沙已成为引黄灌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试验于2014年-2015年在东营市垦利县小张村进行,试验灌溉水源为黄河水。主要研究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田间泥沙运移及分布规律和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关系。本试验共设置四种灌溉处理,传统灌溉、波涌灌溉、间隔交替波涌灌溉和间隔固定波涌灌溉。在周期数为2,选用1/3的循环率的情况下,间隔交替波涌灌溉相比传统灌溉可节水28.77%-32.50%。主要结论如下:
  1、泥沙分布:引黄灌溉泥沙入渗引起田间土壤颗粒级配与不灌溉处理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并且灌水定额越大变化越显著。砂粒增多,粉粒减少,黏粒增多,土壤的结构性有所改善,说明浑水灌溉可改善土壤结构性。与传统灌溉相比,间隔交替波涌灌溉可使灌溉水中泥沙在田间运移更加均匀,更能均匀的改善土壤结构性。
  2、田间泥沙运移:灌水后,在0~20cm的土层中,随着距离的增加,泥沙含量都呈现较少的趋势;和传统灌溉相比,交替波涌灌溉条件下,田间泥沙运移更加均匀,这是因为传统灌溉持续放水时间长,灌水运行距离大,水中的泥沙在行进过程中会沉淀,使得田间的水行进到畦末时携带的泥沙减少,并且是颗粒较细的泥沙。
  3、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间隔交替波涌灌溉可以提高冬小麦在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间隔交替波涌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灌溉模式。
  综上所述:在山东引黄灌区,间隔交替波涌灌溉是一种非常适合的灌溉方式,既可以缓解黄河泥沙问题,改善土壤性质,又能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