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蛋鸡品种与谷物水分对玉米、小麦代谢能值影响研究
【6h】

蛋鸡品种与谷物水分对玉米、小麦代谢能值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课题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分别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家禽品种之间内源能差异产生机制的探讨。
  第一方面的研究,针对生产中新收获玉米、小麦的利用造成家禽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探究新收获玉米、小麦在不同后熟阶段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对家禽代谢能的影响。
  首先,选取了4个新收获且已自然风干的小麦品种,通过排空—强饲法研究小麦在风干后第20d、40d、60d、90d四个不同储存阶段对成年海兰褐代谢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期间的小麦随着储存时间的进行,NSP含量显著降低,但是对成年海兰褐公鸡代谢能没有显著影响。
  然后,选取新收获水分含量20%以上6个品种的玉米,2个品种的小麦,实验室条件下通过60℃鼓风干燥模拟谷物后熟过程,研究各玉米、小麦品种在不同后熟阶段籽粒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不同熟化阶段的玉米、小麦对10d和20d肉鸡AM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小麦熟化的进行,玉米籽粒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小麦籽粒中N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玉米、小麦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前者显著提高10d肉鸡AME(P<0.05)。从而证明,随着新收获谷物后熟阶段的进行,其理化性质发生显著变化,显著降低了谷物的营养抗性,从而更有利于谷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第二方面的研究,探究不同容重的能量饲料原料—玉米对成年海兰褐、农大三号公鸡代谢能的影响,进而针对农大三号成年蛋鸡内源能显著高于海兰褐的现象,对这一差异产生机制进行探讨。
  首先选取了容重依次为719g/L,724g/L,731g/L和747g/L共4个品种的玉米,通过排空—强饲法研究不同容重的玉米对海兰褐和农大三号成年公鸡代谢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容重的玉米对两种成年公鸡的AME和TME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对比两个品种公鸡的内源能时发现农大三号内源能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
  针对农大三号成年蛋鸡内源能显著高于海兰褐的现象,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两个品种的蛋鸡进行5w、10w、15w以及成年期50w定期肠道采样,研究二者不同生长阶段肠道的发育规律,成年阶段各肠段酶活。试验结果表明:5周龄之前,农大三号肠段比重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从10周龄开始,海兰褐则显著高于农大三号(P<0.05),成年阶段农大三号十二指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二者在不同生长阶段各肠段碱性磷酸酶染色表明绒毛上皮细胞成熟程度没有显著变化,绒毛长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农大三号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
  综上结果表明:农大三号的肠道绒毛上皮细胞更新更为活跃,消化酶活性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提示其分泌速率不同,上述两方面因素造成农大三号内源能显著高于海兰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