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层螺旋CT时间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6h】

多层螺旋CT时间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2.成像设备及方法

3.DSA检查方法

4.图像分析及评判标准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2.血管狭窄位置分析:

3.Neuro-DSA与DSA测量血管狭窄程度一致性比较

4.Neuro-DSA诊断不同程度血管狭窄的准确度

附图

讨论

1.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

2.颈部动脉的大体解剖

3.多层螺旋CTA常用的去骨技术

4.Neuro-DSA图像后处理

5.Neuro-DSA颈部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时间减影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
  方法:30例疑似一侧或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行同步平扫和增强扫描,运用Neuro-DSA软件完成时间减影。先评价图像质量,再分析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颈总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位置、以及狭窄的程度。
  以颈部动脉DSA结果作为对照,计算其诊断颈部动脉狭窄位置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血管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与DSA的一致性。
  结果:
  1、30例患者180支血管均符合诊断要求,Neuro-DSA89处血管狭窄位置与DSA检查符合,3处漏诊,7处Neuro-DSA误诊。Neuro-DSA判断颈部动脉狭窄位置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7%、96.4%、94.4%。
  2、颈部动脉狭窄位置发生率前两位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别为73.3%、43.3%。
  3、Neuro-DSA诊断结果与DSA对照,完全符合80处,高估2处,低估7处。评估颈部动脉不同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无狭窄为92.0%、96.7%、94.4%;轻度狭窄为93.0%、94.9%、94.4%;中度狭窄为78.1%、95.3%、92.2%;重度狭窄为85.7%、98.8%、97.8%;闭塞为100.0%、100.0%、100.0%。Kappa值为0.843。
  结论:
  1、Neuro-DSA能获得良好的颈动脉去骨图像,多种后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清晰显示颈部动脉。
  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颈总动脉分叉处是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
  3、多层螺旋CT时间减影血管造影,显示颈部血管狭窄的位置准确,显示血管狭窄的程度与DSA有较高的一致性,特别是重度狭窄和闭塞性病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