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病耐盐小黑麦种质系的筛选与鉴定
【6h】

抗病耐盐小黑麦种质系的筛选与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1前言

1.1黑麦属概况

1.1.1黑麦属分类

1.1.2黑麦属的优良特性

1.1.3黑麦属植物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2小黑麦及其利用

1.2.1小黑麦简介

1.2.2小黑麦的研究简史

1.2.3小黑麦的分类

1.2.4小黑麦的饲用营养价值与应用

1.3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1.3.1形态学标记鉴定

1.3.2细胞学鉴定

1.3.3生化标记鉴定

1.3.4原位杂交技术鉴定

1.3.5分子标记鉴定

1.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2田间种植

2.2技术路线

2.3实验地点

2.4试验方法

2.4.1白粉病抗性鉴定

2.4.2耐盐性鉴定

2.4.3农艺性状调查

2.4.4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测定

2.4.5 DNA提取

2.4.6原位杂交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小黑麦种质系的性状表现

3.1.1小黑麦农艺性状调查

3.1.2小黑麦白粉病抗性鉴定

3.1.3小黑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表现

3.2小黑麦种质系的耐盐性鉴定

3.3小黑麦种质系的细胞学鉴定

3.3.1六倍体小黑麦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3.3.2八倍体小黑麦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4讨论

4.1小黑麦的应用价值

4.2原位杂交技术在小麦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4.3小黑麦种质系的染色体组成及其变异

5结论

参考文献

7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黑麦(Triticale)是小麦(Triticum ssp.)和黑麦(Secale ssp.)属间杂交、应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人工培育的第一个异源多倍体新物种。小黑麦在生产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作为粮食作物在部分地区推广种植,而且由于其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优良,近年来开始作为饲草大面积种植。本研究对引自CIMMYT的小黑麦材料进行了筛选与鉴定,旨在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耐盐碱、染色体组成稳定的小黑麦材料,作为饲用小黑麦育种的种质资源进一步利用。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从110份小黑麦中筛选到17份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对其农艺性状的特点和收获期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进行了测定,主要获得以下结果:从农艺性状调查的结果来看,这17份小黑麦的平均株高为120cm左右、平均穗长12cm左右、平均小穗数27个左右、平均穗粒数63个左右。其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8152.55千克/公顷和6830.7千克/公顷,其中L20170823、L2017034、L20170835这三份小黑麦材料的生物产量较高,L20170827、L20170829和L20170830这三份小黑麦材料的籽粒产量要远高于平均值。 (2)对筛选的17份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黑麦材料进行了耐盐性和抗白粉病的鉴定,发现17份异源六倍体小黑麦材料高抗白粉病。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芽期耐盐性除了L20170835、L20170836、L20170837这三份材料的耐盐级别为耐盐外,其他材料的耐盐级别均为高耐水平,苗期的耐盐性除了L20170823这个材料的耐盐水平为耐盐外,其他材料的耐盐水平均为高耐。这说明这17份小黑麦材料的耐盐性较好,可作为耐盐的种质资源进一步利用。 (3)运用细胞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引自CIMMYT的110小黑麦材料进行了细胞学和染色体组成特点的鉴定,主要结果如下:这110份小黑麦材料中多为14条黑麦染色体,在这110小黑麦材料中主要存在变异情况是代换系和缺失系。其中,染色体组成稳定的材料有49份,6D代换6A染色体的小黑麦材料有52份,2D代换2R染色体的小黑麦材料有2份,单体代换6D代换6A的小黑麦材料有2份,一条B基组染色体代换一条3R染色体的材料有1份,2份小黑麦中缺一条4B染色体。对两份八倍体小黑麦材料进行鉴定,发现八倍体小黑麦材料的变异比较复杂,均丢失了一对2R和5R染色体,附加了一对R基组染色体。对这110份小黑麦材料的细胞学和原位杂交鉴定,明确其染色体组成,有助于后续作为种质资源进一步利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