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6h】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玉米主要害虫简介

1.1.1 甜菜夜蛾

1.1.2 桃蛀螟

1.1.3 亚洲玉米螟

1.1.4 棉铃虫

1.1.5 蚜虫类

1.2 玉米害虫防治现状

1.2.1 农业防治

1.2.2 诱杀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抗虫性研究

1.3.1 抗螟性研究

1.3.2 抗蚜性鉴定

1.4 作物抗虫性机制研究

1.4.1 物理性状

1.4.2 次生代谢物质

1.5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1.6 作物抗虫性—天敌协调控制害虫作用研究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调查方法

2.4 玉米品种选育单位

2.5 供试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

2.6 玉米抗虫性鉴定标准

2.7 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鉴定

3.1.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抗虫性鉴定

3.1.2 不同玉米品种穗期抗虫性鉴定

3.2 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抗虫性

3.3 不同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与抗虫性分析

3.4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

3.4.1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3.4.2 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相对多度分析

3.4.3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的优势度及优势种

3.5 不同玉米品种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3.6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3.6.1 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6.2 穗期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6.3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3.7 玉米抗虫性与蜘蛛—害虫益害比的关系

3.7.1 不同抗性级别玉米品种主要害虫与蜘蛛的种群动态

3.7.2 不同玉米田蜘蛛与害虫类群的益害比

4 讨论

4.1 不同玉米品种抗虫性

4.2 不同玉米品种害虫及天敌优势种

4.3 抗虫玉米品种的选育

4.4 玉米害虫综合防治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种植的75个玉米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种类及数量,并进行了玉米抗虫性鉴定;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玉米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为科学利用作物抗性与天敌的协调性防治害虫提高指导,同时对于玉米的抗性利用以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1.依据蚜情指数/虫情指数鉴定了75个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发现玉米抗虫性会随品种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改变。高抗3种蚜虫(棉蚜、禾缢管蚜和玉米蚜)的玉米品种较多,高抗3种鳞翅目害虫(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玉米品种较少。高抗桃蛀螟的有鑫丰388,高抗棉铃虫的有爱农001、爱农007和德迪336,未发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品种。 2.所有玉米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及天敌共35种,隶属于1门、2纲、7目、23科,其中害虫12种,天敌23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玉米蚜、禾缢管蚜、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天敌优势种为八斑鞘腹蛛、草间钻头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蚜小蜂。 3.综合分析了75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不同,其5个群落特征指数也不相同;生态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变化趋势相反;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玉米品种,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相对更低。 4.结合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因素,分析了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发现玉米田中天敌及害虫均呈现时序变化,且表现出一定的跟随现象。3种蚜虫主要在9月上旬危害较为严重;棉铃虫迁入较早,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发生稍晚。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的危害高峰期基本一致,均集中在9月中旬,9月下旬它们会同株危害玉米雌穗。 5.不同玉米品种的益害比与虫情指数基本呈负相关,说明玉米抗虫性与天敌有协同控制害虫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