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西部卫生人力资源吸引和保持激励因素满意度研究
【6h】

中国西部卫生人力资源吸引和保持激励因素满意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2.理论阐述

第二部分 中国西部样本省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概况

1.宁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2.陕西省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4.贵州省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 中国西部样本省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宁夏样本县卫生工作者调查基本情况

2.陕西省样本县卫生工作者调查基本情况

3.内蒙古样本县卫生工作者调查基本情况

4.贵州样本县卫生工作者调查基本情况

5.四省卫生工作者调查总体基本情况

第四部分 激励因素满意度指标构建

1. 设计量表指标的原则

2. 满意度指标构建与量表编制

1. 宁夏卫生工作人员激励因素定量研究

2. 陕西卫生工作人员激励因素定量研究

3. 内蒙古卫生工作人员激励因素定量研究

4. 贵州卫生工作人员激励因素定量研究

5. 四省卫生工作人员总体激励因素定量研究

第六部分 西部样本省卫生人力资源激励状况定性研究

1. 关键政策制定者访谈

2.四个样本省卫生工作者个人深度访谈

第七部分 讨论与建议

1.讨论

2. 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卫生人力资源吸引和保持激励因素研究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面临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短缺、质量不高与配置不合理的挑战,这一问题在西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与农村地区更为明显。随着近年来慢性病患病率的快速升高,我国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均持续增加,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与该需求之间形成巨大张力。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卫生人员数量少、质量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吸引和保留等激励机制不健全,也严重阻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进程和全民健康福祉的实现。基于此,有必要从满意度角度研究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吸引和保留的因素。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激励因素满意度测量指标来评价西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满意度状况,以定量的数据了解满意度总体水平与各个指标之间的分布比例,并分析不同特征的卫生人员在满意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最后结合定性访谈分析满意度水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总结西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满意度现状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
  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西部样本省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概况;采用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激励因素满意度测量指标,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29个满意度指标划分为六个大维度;采用率、比的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定量研究满意度测评结果;用个人深度访谈的定性方法分析影响吸引与保持西部卫生工作人员的激励因素。
  研究结果:
  1.通过文献复习与专家咨询构建了满意度量表指标,分别是“您现有的知识水平”、“月薪”、“医疗工作的在岗培训”、“参加学术研究的机会”、“技术职称的晋升”、“事业发展的机会”、“您所在医院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等29个指标;
  2.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量表指标划分为六大维度,分别是:工作回报、工作本身、个人发展、工作关系、领导能力、工作环境;
  3.四个样本省激励因素满意度定量研究结果:四省调查对象在各个满意度之间的分布比例数据显示,满意度得分最高的五个指标依次是“同事之间的关系”、“上级对您工作的认可”、“同事对您工作的认可”、“您与患者的融洽度”、“当地气候”,满意度得分最低的五个指标是“月津贴”、“假期”、“月薪”等;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间、不同样本省之间、不同职称之间以及不同学历之间存在差异;
  4.定性访谈结果进一步证实西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卫生人员数量不足,乡镇和村级卫生机构人才更稀缺,且引进困难、流失严重,人才吸引和保留机制不畅;医务人员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工作压力大;编制制度落后;政府对医院的管理体制僵化;乡镇和县级医院职位晋升受限等。
  建议:
  1.对待村医:赋予其职业身份认同;提高待遇;增加培训机会;
  2.关于乡镇卫生院:合理设置编制、实现报酬公平;解除职称晋升限制;改革管理体制;
  3.关于县医院:实现同工同酬;增加培训机会;打破职称晋升限制;协调多重监管与“政策塞车”问题等;
  4.适度调整制度政策,向基层倾斜;
  5.创新贫困基层地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6.协调卫生人力政策与其它相关政策之间的矛盾;
  7.做好医学道德的宣传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