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研究
【6h】

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5.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食管心房调查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发生机制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是临床上常用的诱发和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有效方法,本课题通过分析经射频消融(radiofrequeney catheter ablation,RFCA)证实的共67例PSVT患者的体表及食道心电图,其中20例由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AVNRT)与46例由房室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y tachycardia,AVRT)及1例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总结具有特异性的SR间期、RP’间期等数据,探讨TEAP对PSVT的诊断、分型及定位价值,为PSVT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指导及依据; 方法: 67例PS-VT患者均采用无创性TEAP技术,对有心动过速史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检查,诱发PSVT,记录体表及食管心电图,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与RFCA,分析体表及食道心电图的S2R间期、RP’间期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判定PSVT的类型,及房室旁道的位置,将所得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计算TEAP对AVNRT、左侧旁道(LAP)、右侧旁道(RAP)判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结果: 67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并行RFCA患者,其中66例经TEAP诱发心动过速发作,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证实AVNRT20例,LAP42例,RAP4例,并通过TEAP终止心动过速发作,1例AT患者未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在心动过速发作时也未能终止,经食管心电图诊断的AVNRT21例,LAP36例,RAP6例,AT0例。TEAP对AVNR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0%、93.6%、92.5%,对LAP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0%、92.0%、85.1%,对RAP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96.8%、97.0%。 结论: TEAP对PSWT发生机制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AVNRT、AVRT的鉴别及LAP、RAP的判定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故TE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PSVT并对其类型、旁道位置作出判断的方法,可作为必要检查,并对RFCA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