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体的隐身 个性的觉醒——《隐形人》主题之分析
【6h】

个体的隐身 个性的觉醒——《隐形人》主题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Quest for Personal Identity

Chapter Two Quest for Cultural Identity

Chapter Three Quest for Social Identity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旨在试图主要从音乐这一独特视角,在三个层面——个人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层面上来剖析《隐形人》小说主人公在敌对的环境里如何获得对自己和对社会的认识,来发现自己无形的荒谬处境,并由此认识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所在。全文分四部分:  前言介绍了这位独特的黑人作家和他独特的“黑人”小说的背景知识。首先,作者的成长经历有别于其他的黑人作家。缺少奴隶制传统的家乡使埃里森自小对生活对机遇抱有更乐观的态度,他对西方经典文学的研究以及他所受到的良好大学教育使他的思想突破了种族的界限。在这部体现人类普遍主题的伟大作品中,他以黑人为例,通过描写这个“无形人”的经历和思想转变,来抒写整个人类的命运和处境。许多西方评论家称赞的,主要是这一点;许多进步黑人领袖指责的,也正是这一点。 第一章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主人公对个人身份的追求。个人身份是关于个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情况。一方面主人公对身份的追求是一个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故事开始的时候这个年轻幼稚的年青人决心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一己之地,但他却不知道世界并不像它所展示出来的那样。在他经历了一系列背叛和幻想破灭之后,丢掉了对现实抱有的幻想。他从他自身的经历中汲取的知识促使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真正的个人身份,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内省的并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的人。 埃里森把蓝调和爵士乐,尤其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爵士乐运用到小说中,以此来补充说明主人公对自我的探索。爵士乐主要在非洲裔美国音乐家中得到发展,它主要依赖独奏者即兴表演的才华。这里,爵士乐是主人公自身奋斗经历的贴切比喻;是小说中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在这一点上,爵士乐对寻求自我这一中心主题起了十分重要的升华作用。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主人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求。这一追求是从历史的角度开始的。一开始,主人公对自己的种族以及种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到耻辱并极力掩盖他南方黑人的身份。结果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混乱和无形。对埃里森来说,一个人如果彻底否定了自己种族的历史和文化,他(或她)就会丧失自己真正的自由和身份。后来,主人公对自己种族的文化视若珍宝,因为在漫长的行程中他总是无意识地依赖蓝调音乐和黑人民谣(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正是从蓝调音乐和黑人民谣中汲取的力量和勇气使他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正是在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蓝调音乐中,主人公吟唱着他的无形之歌——进行自我反省并最终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文化身份,也就是接受自我,坦然面对自己种族的历史,珍视自己种族的文化!需要说明的是,小说主人公所遭受的压迫和他的转变以及在赢得自我身份道路上取得的进步不是分而述之,而是揉和在一起的。同时主人公的转变也离不开三个黑人同胞的帮助,因此谈及主人公就要提及三者。 第三章主要是关于主人公对自己社会身份的追求,这一追求主要是从地理和社会两个层次上来完成的。从地理上说,主人公的行程是从南方到北方,从黑人世界到白人世界,也是一次充满了对种族偏见和不公正进行反抗的过程。随着小说的进展,主人公意识到:他内心真我的复杂性不仅仅受到白人种族主义的限制,也受到了黑人种族主义的限制。在这样的形势下,像他这样的一个黑人怎样才能获得一个真正的社会身份?他先后采用了几位黑人的做法但都未能使他获得一个身份。这里埃里森并不是刻意去批判种族偏见,而是试图来表达人类共同的命运,因为黑人在敌对的白人社会里的荒谬处境恰恰代表了人与人之间不正常的,非理性的关系。 从社会角度来看,主人公作为一个“无形的人”,他的追求在于从无形到有形,即获得别人对自我的认可。无形是书中的主要暗喻,在完成他的冒险历程后,主人公只有认识到了他的无形才能真正变得有形,而且最终获得了一个真正的社会身份:即摘掉隐形人的面具,敢于正视社会现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描述某一特定的人或群体来揭示和反映人类共有的命运。《隐形人》就是这样的一部书。这部小说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迪。埃里森自己,如书中主人公一样在面对生活困境的时候,仍然是乐观的,仍然是沉静的,仍然发现他必须要为社会去承担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