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从社会学诗学到文化诗学
【6h】

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从社会学诗学到文化诗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 言

第一章对巴赫金思想研究的梳理

第二章巴赫金诗学理论的诗学品格及其总体框架

第三章巴赫金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学诗学

第四章巴赫金的历史诗学观

第五章巴赫金的文化观念与文化诗学理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巴赫金是20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争议最多的学者之一。近年来,巴赫金研究界出现了走向“真正的巴赫金”的倡议,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应在重视巴赫金思想的原意和其思想的整体性的基础上展开。这种理论诉求在巴赫金的研究中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巴赫金研究中过度阐释以致产生误读的纠偏的努力,也是在巴赫金研究的基础上相互对话、相互支持的必然要求。在巴赫金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碎片论与整体论的纷争,其焦点在于能否在巴赫金的思想中找到一个确定的理论支点,并将其作为一切理论推演的根基。这种论争必然会影响对其诗学理论的把握,因为巴赫金的诗学理论不是以独立论述的形式出现的,它们往往需要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持。 对于巴赫金的理论研究而言,既要承认其理论的多元化特征,又要在不同的理论细部中找到贯穿始终的理论线索和方法。通过间性思维建立起来的对话的边界理论,巴赫金确立了新的人文科学整体观和人文科学方法论,使每个人文学科的分支都作为参与现实的文化事件,各个理论在内在与“外位”的张力作用下同相邻的学科产生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关系。这样,人文科学成为生长于现实文化之中的生命活体,从根本上具有了发展的动力和开放的特性。在这种整体观的照耀下,在巴赫金的理论中存在着各种理论相互参照、相互指涉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也反映于各种理论分支之中。因此,巴赫金的理论整体,虽然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和多元性的特征,但仍自成一统。在这个整体之中,融合了诸多理论的交集,其中既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所肩负的应分的责任,也有在与他人的共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参与理论和对话思想,还有立足于社会符号论形成的进入历史和文化的理论桥梁。 巴赫金的诗学理论,特别是在其后期的学术著作中,从根本上承担起人文科学的整体职责。在巴赫金的诗学观念中,文学以独特的意识形态的身份成为参与现实的文化事件。由于确立了文学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巴赫金的诗学与其人文学科方法论具有同源性。对于巴赫金而言,“意识形态”总是处于辩证形成的过程之中,其组成部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必须要放在意识形态的环境中进行研究,要结合不同的意识形态来研究文学现象,考察文学动态形成的生动过程。而对于巴赫金诗学总体框架的研究,需要以人文学科整体观确立诗学理论或诗学观念在其理论整体中的位置和意义,并把它们从其理论整体中萃取出来,从而考察其全貌。 社会学诗学、历史诗学以及文化诗学是巴赫金诗学理论的主体构架。这三种诗学理论维度之间既有各自的理论论题和研究视域,同时又互相渗透,而且其中也存在着内在的发展逻辑。在巴赫金的诗学观念中,文学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存在的,而文艺学则是意识形态理论的一种。这一理论基础使巴赫金的诗学理论成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整体。 社会学诗学被界定为诗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它以一元的社会学方法面对文学动态的参与意识形态环境的特点,主要解决文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是如何统一等问题。面对这些基础性的诗学话题,社会学诗学理论虽然不会像以对话、复调和狂欢等概念为基础的诗学观念那样标新立异,但是其中却包含了生成诸多诗学理论的基本观念。因此,社会学诗学是进入巴赫金的诗学领域首先要面对的。在社会学诗学中,巴赫金力图建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诗学理论,即在一元的社会学基础上理解文学的内部与外部的问题,而这一点也是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在社会学诗学的探讨中,主要围绕着理论形态、研究对象以及具体的理论实践等问题展开。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将文学带入了意识形态的领域,着眼于文学在意识形态环境中与其他意识形态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的动态的定位,反映出源于社会交往的互动性的人文科学整体观中的间性思维。同时,诗学研究植根于社会性的分析中,也为诗学研究从理论诗学向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研究的拓展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历史诗学是巴赫金社会学诗学研究所催生出的必然的诗学研究方向。历史学诗学是以社会学诗学为基础形成的文学发展观,同时又以“历史——文学”为参照系,通过阐释历史与文学的复杂关系来界定文学的本质问题。巴赫金认为,在文学和诗学中,真正的理解总是历史性的和与个人联系的,因此作为参与现实的诗学理论的阐发必然要深入到历史的维度当中。历史诗学的理论主体部分体现在巴赫金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对于小说的本质和发展史的问题的探讨中。在这一时期,巴赫金写了多篇论文探讨历史诗学的问题。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从巴赫金关于小说的艺术思维方式、小说史与文化史的内在关联以及小说的体裁特征等方面把握其历史诗学的总体面貌。在这一方面,巴赫金在历史诗学中通过对时空体、体裁以及多语与杂语理论等理论的探讨构建了文学与现实、历史相沟通的途径。 通过历史诗学建立起来的文学领域与历史领域的诸多沟通的桥梁,诗学研究进入到文化诗学的研究领域。对于文化诗学的研究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如对特定文化的把握与定位、文学整体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定的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品格对文学的影响以及在历史发展中文化的发展流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又往往不是孤立的,需要在统观这些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具体的文化诗学研究。巴赫金从不轻易给文学下定义,他不认为有纯粹的文学语言和文学的环境。他以文学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联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点,认为应该从更为深广的时空、文化中具体的探讨文学的生存方式,从而使我们能过对文学有更为深刻的体认。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具体体现在对民间狂欢化文化和民间诙谐文化的文化底蕴的挖掘,以及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同这种文化的内在联系上。巴赫金的文化诗学集中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的小说。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中,巴赫金着重分析了小说的体裁渊源,以及这种渊源流变与文化史发展的内在关联。而在拉伯雷的小说中,巴赫金则详细的分析了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狂欢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诗学现象。 在分析社会学诗学、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的时候,要研究不同的诗学方向的理论论题和研究视域,更要关注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和发展脉络。在一部理论著作中,涉及诗学的部分往往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兼而有之,如在对体裁问题的研究中就既有对体裁发展的历史性梳理,又有对某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文化根源的剖析,其中就要同时涉及到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的研究论题。而在诗学的发展脉络上,社会学诗学、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也不是随意的分散、糅合在理论论著中,而是潜含着诗学研究从基础的理论构建向历史、文化视域拓展的发展线索,因此具体的诗学的研究还需要从整体的诗学序位中进行界定。 对巴赫金诗学总体框架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厘清对于巴赫金诗学理论研究的整体认知,即将各个分支理论放置到宏观的理论视域中进行考察,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理解其内涵与意义。而且,还能够对当前的诗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巴赫金的诗学理论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其基础上的理论拓展和批评实践,如历史诗学、文化诗学研究以及文化批评等,这些方面都是构成巴赫金诗学理论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互相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当前的许多理论研究,包括诗学理论,往往关注新的形式、新的风格,而缺少理论渊源的发掘。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传统的有价值的理论被抹煞了现实的意义,而成为一种“过时的”理论。而那些新的理论由于缺乏有效的基础理论的支持,往往只能执其一端、漏洞百出,无法承受现实与历史的考验。研究巴赫金的总体诗学框架并不是要为当前的诗学研究设立一个标准或尺度,而是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探索基础理论研究与其他方向的理论研究的合理布局、合理发展,并提供一些理论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