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T-Scan系统结合肌电图调(牙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例
【6h】

应用T-Scan系统结合肌电图调(牙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例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咬合因素相关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牙合)治疗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dysfunction syndrome,MPD)患者利用T-Scan系统进行调牙合治疗,结合肌电图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颌面部肌功能状态及咬合情况,分析利用T-Scan系统对MPD患者进行调牙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符合调牙合的适应症,取其观测模型,分析咬合情况,在调牙合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时分别用T-Scan系统对其进行咬合分析,结合肌电图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颌面部肌功能状态,并通过颌面疼痛量化分析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VAS疼痛量化表测量其疼痛值改变情况来进行调牙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结果: 1.临床症状检查结果调牙合治疗后,患者颌面部疼痛不适患症状明显减轻,VAS疼痛指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 2.咬合力中心点(COF)经过调牙合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力中心点位置趋于中央,双侧同时接触并且双侧力量均衡。 3.咬合分离时间(DT)调牙合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分离时间位于正常范围内(小于0.5秒)。 4.颌面部肌功能状态经过调牙合治疗后,患者的双侧颞肌、咬肌肌功能改善明显,协调性好。 结论: 1.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通过T-Scan系统进行调牙合治疗后,使患者的咬合力中心点趋于中心位置,咬合分离时间明显比调牙合前缩短(小于0.5秒),恢复了稳定、协调的咬合关系;使功能紊乱和痉挛的咀嚼肌恢复正常,从而保证了牙合、肌肉、关节的协调,缓解了临床症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2.T-Scan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应出咬合接触点的详细情况,可以精确的找出患者的咬合异常所在,并可以准确的指导调牙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