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预防HFRS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6h】

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预防HFRS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1.试验现场

2.干预时期

3.资料收集

4.干预措施

5.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前的本底情况

2.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情况

3.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4.大规模人群接种HFRS疫苗队列研究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四、讨论

1.实施以接种HFRS疫苗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的流行病学效果

2.大规模人群接种HFRS疫苗队列研究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3.大规模人群接种HFRS疫苗预防HFRS的免疫策略

五、结论

六、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欧亚大陆许多国家流行。其中,中国HFRS的发病人数约占世界总发病数的90.1%,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自发现HFRS病例以来,研究者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基本明确了HFRS的病毒类型、宿主动物种类及疾病的流行特征,并实施了多种防治策略。其中,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成为卫生部推荐的控制HFRS首选措施。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该措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短期免疫学和流行病学方面,而对大规模人群实施后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研究甚少。此外,尽管HFRS疫苗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投入使用,但对它的免疫策略问题仍有争议。为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1994年以山东省野鼠型HFRS的原发疫源地和高发病区——莒南县为试验现场,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并设立接种组和对照组,对其随访观察11年,以期评价大规模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并探讨其免疫策略问题。该研究将对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策略和推广使用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 1.与干预前相比,莒南县在干预期内,总鼠密度、野外及居民区内主要宿主鼠种密度、鼠带毒率及带毒指数均有大幅度下降:总鼠密度、野外及居民区内主要宿主鼠种密度在4%以下,鼠带毒率在6%以下,带毒指数低于0.04%。年发病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发病涉及的自然村数也大幅度减少,干预后发病密度明显低于干预前。整个试验区内总人群保护率为65.27%(95%CI:64.03~66.50),效果指数为2.88(95%CI:2.78~2.98),保护效果良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对莒南县HFRS的预防和控制均起到了良好的流行病学效果。 2.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组人群HFRS发病密度为0.48/10万(95%CI:0.12~0.83),对照组人群发病密度为6.46/10万(95%CI:5.83~7.08),接种组发病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接种人群;总人群保护率为92.61%(95%CI:87.09~98.13),效果指数为13.54(95%CI:6.41~28.57),进一步证实了在大规模人群中接种HFRS疫苗后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良好。 3.在大规模的现场人群中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仅采用3针基础免疫,不进行加强免疫”的保护效果良好,按随访时间分层后,至接种疫苗后随访第11年底其人群保护率仍达92.61%,该结果提示在大规模人群中接种HFRS疫苗后,疫苗持续免疫回忆反应较长,基础免疫后至少11年无需进行加强免疫。 结论: 1.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对莒南县HFRS的预防和控制均起到了良好的流行病学效果。 2.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后,试验区的宿主带毒状态发生了变化。 3.队列研究连续11年的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了在大规模人群中接种HFRS疫苗后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良好。 4.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后,“仅采用3针基础免疫,不进行加强免疫”的免疫策略,其保护效果良好,基础免疫后至少11年无需进行加强免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