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技术进步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6h】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技术进步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基本思路、主要结构和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

1.4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2.2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

2.3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综述

第3章 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理论模型和微观机理

3.1 OFDI逆向技术溢出可行性的理论模型

3.2 绿地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

3.3 跨国并购获取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

3.4 小结

第4章 全球价值链驱动机制下OFDI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

4.1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的划分和演变

4.2 基于价值链驱动机制的逆向技术溢出方式比较

4.3 小结

第5章 O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宏观实证分析

5.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影响的经验分析

5.2 我国OFDI投资流向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

5.3 我国OFDI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基于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的OFDI案例

6.1 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

6.2 生产者驱动全球价值链企业的OFDI升级案例

6.3 购买者驱动全球价值链企业的OFDI升级案例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启示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于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技术要素并不丰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依靠本国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创新和升级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积极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理论界对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大多以流入的外资对发展中东道国企业技术溢出为研究对象,并且取得了许多代表性的成果;而以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投资行为对母国国内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当前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资源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虽然获得了一部分分工的利益,但由于缺少技术、品牌等价值链战略环节必需的要素而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机制下研究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东道国技术溢出的理论可行性和微观机理,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有利于我国加强和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管理,进一步促进海外投资对国内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推动作用。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不断发展为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基于国际分工正在演变为价值链环节之间的分工和中国企业正在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上攀升这两方面的考虑,探讨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东道国技术溢出,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问题,试图回答如下问题:其一,全球价值链分工机制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获取东道国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是什么?影响溢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其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国内的技术进步?存在哪些因素影响国内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
   根据本文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东道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实现工艺升级或者产品升级。投资企业的全球市场销售规模和企业所处行业的工资率是其投资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足够大的市场销售规模和较高的行业工资率有助于逆向技术溢出的获得。
   第二,从获取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看来,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获取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别。从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来看,生产者驱动类型价值链的企业既可以通过绿地投资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发达国家的研发技术,而购买者驱动类型价值链的企业则更应当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品牌、渠道等资源,实现价值链的攀升。
   第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刺激国内技术创新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国内扩散影响国内技术进步,通过研发经费和专利授权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目前我圈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提高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而逆向技术溢出的国内扩散效应虽然较小,但已经通过研发要素的吸纳机制和研发成果的反馈机制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积累是增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吸收能力的关键。
   本文共包括七章内容。其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思路、内容结构和创新点,并对几个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第2章是文献综述,梳理有关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分析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文献研究,指出当前的研究缺乏对溢出机制的详细分析,缺少对跨国公司获取东道国研发溢出的具体过程和发生机理的阐述。第3章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和微观机理分析,在构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可行性理论模型基础上,详细阐述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获取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和影响因素,建立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模型。第4章结合全球价值链驱动机制的划分和演变,分析了不同价值链类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价值链环节攀升的投资方式,修正和完善了第3章所建立的微观机理模型。第5章是O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宏观实证分析,首先检验了OFDI对于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对投资流向的东道国进行分组聚类分析测量了OFDI投资流向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机制,并分析了影响国内吸收能力的因素。第6章是基于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的OFDI案例,在简要介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发达国家技术的企业实践后,从全球价值链的驱动类型角度选取了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华为公司和家电制造业的TCL公司作为案例,分析验证前文所提出的溢出机理和传导机制。第7章是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比已有的研究文献而言,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第一,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在价值链理论框架下考察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母国传导机制等问题,基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模式,提出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的对策,为中国企业提高在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形势下,从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个角度详细阐述发展中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机理和影响因素,以此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同时比较了在不同价值链类型企业下的适用性,弥补了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三,在实证研究方面,分别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并借鉴和改造L-P模型,利用目前二十五个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总体和聚类分组分析,比较了我国OFDI的不同投资区位影响国内技术进步的机理和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