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及需求测算研究
【6h】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及需求测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1 引言

1.1 写作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预期创新及不足之处

2 医疗救助制度及文献综述

2.1 医疗救助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3 国外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

3 中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

3.2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现状

3.3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4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模型及需求测算

4.1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模型的基本假定

4.2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模型的建立

4.3 农村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及缺口分析

4.4 各地区农村医疗救助筹资需求测算及缺口分析(2007年)

5 农村医疗救助中筹资主体的责任分担

5.1 社会投入

5.2 财政投入

5.3 财政投入机制的政府责任分担

6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村医疗救助筹资主体中的主导作用

6.2 遵循“多方筹资、多种方式”的模式拓宽筹资渠道,增进筹资规模

6.3 缩小地区、城乡差异,稳定筹资结构

6.4 加强对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监管

附录: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这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维持公民平等发展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和因贫返病恶性循环的必要手段。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扩大我国社会救助内涵的必经之路。从2003年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开始建立到现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但当前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面临筹资机制不健全的瓶颈约束,导致救助水平严重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本文选取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救助不足的成因并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筹资模型来测算救助资金的需求以及在各级政府间的责任分担问题,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于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界定有多种。本文将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分为四个要素:一是筹资主体。二是筹资规模。三是筹资方式。四是筹资结构。文中围绕这四个要素对农村医疗救助的筹资机制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包括写作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及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出日前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经验,为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提供指导。
   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对近几年农村医疗救助的筹资主体、筹资规模、筹资方式和筹资结构等数据的分析,找出目前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新的筹资模型,本着供求均衡的原则建立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模型来测算救助资金的需求。
   第五部分通过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制定合理的分担比例将农村医疗救助所需资金有效分担给各级政府,以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
   第六部分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