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山水画时空意识研究
【6h】

中国山水画时空意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引言

绪论

一、 研究课题的提出

二、 研究课题的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造型意识和水墨至上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造型意识

第二节 水墨至上的美学思想

第二章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天人合一”思想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体现在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第三章 迥异与西方传统绘画的透视方法和构图理念

第一节 中西绘画透视法的差异

第二节 不同与西方传统绘画的构图理念

第四章 想象空间的营造和意象性的表现

第一节 “空白”的巧妙运用

第二节 山水画的意象性表现

第五章 心灵空间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心性”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山水画是心灵的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中国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和审美情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色便是中国画的时空意识。中国古代绘画的时空表现语言具有独特的风貌,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时空意识也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和其他民族艺术形式的重要要素。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独特的时空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画家对中国特有的宇宙意识的思考。中国艺术源自中国文化,中国古代艺术家在儒道佛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宇宙观和时空观。我们在对中国绘画语言的构成进行探讨时,如果忽略了它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那么我们很难抓住中国绘画的真正精神内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体系中,“先天地生”(《老子·二十五章》)①的“道”是“万物之母”(《老子·一章》),②它周而复始的运动演化出万物。这种意识用宗炳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澄怀观道”。所以古代艺术家们将天地与绘画合一,将个人投身于无穷,追求天地之道,而山水自然因为直接地“以形媚道”而备受画家青睐。
   自古中国人对山水,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如高呼万岁为“山呼”,称皇帝陵为“山陵”,称天下为“江山”,称朋友盟誓为“山盟海誓”,称隐士为“山林之客”……至今,人们对无拘束的聊天称其为“侃大山”。总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山水己不,仅仅是物理学概念上的山水,而是转化成了各种社会观念,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和山水画作品之多,在世界绘画史上大概是独一无二的,在所有画科中,山水画的地位是最高的。“画中最妙言山水”,“画中惟山水义理深远,而意趣无穷。故文人之笔,山水常多”。@钱杜说:“画以山水为上,写生次之,人物又其次矣”。④唐志契也说:“画中惟山水最高,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终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中国古代山水画,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风景,而是画家心目中宇宙的缩影,“神游”的理想天地。山水画追求的是“天人之际”、“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那么中国古人的时空意识是怎么体现在山水画中的呢?或者说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宇宙思维?这将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