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6-2008年全国23所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与效率研究
【6h】

2006-2008年全国23所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与效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第一部分 23所大型公立医院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运用TOPSIS法对23所医院进行综合评价

讨论

结论与建议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公立医院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院数量快速增加,公立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的缺陷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如扩大规模、增加床位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宏观结构失衡;我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发展导致地区间医疗服务能力差距较大。同时,医院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消耗,也需要获得经济补偿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收益。因此,提高医院综合效率成为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或公司、患者及患者家属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评价我国23所大型综合性医院2006-2008年的规模和总体效率;使用效率得分分析样本医院的综合效率状况;通过对现有公立医院绩效的研究,分析影响医院绩效的因素;通过定量测量的方法探讨医院效率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医院管理者合理调整资源投入方向,为卫生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利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统计报表,收集我国23所大型综合性医院2006年至2008年的规模和总体效率指标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资源配置、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患者疾病治疗负担等要素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TOPSIS法评价样本医院的总体效率。
   主要结果:①所调查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效率较高,各医院资源配置和医疗效率得到了长足发展,医疗服务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②业务总收入增长迅速,门诊和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病人负担有所加重,资产利用水平不高:③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不足对医疗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④各医院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评价指标的收集简单、易行,也说明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结论与建议:①优化公立医院人员结构,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比例;②应充分重视医院财务运行状况;③使用“大型公立医院规模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比较测量对医院绩效进行评价;④将所评价医院的产出与最好单位的产出相比,实现绩效持续改进、螺旋上升;⑤注重绩效反馈,制定个人绩效考核制度,将组织战略与薪酬和绩效管理相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