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行微波消融术肿瘤患者睡眠及焦虑抑郁的研究
【6h】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行微波消融术肿瘤患者睡眠及焦虑抑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综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四章 结果分析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附图表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和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入院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出院指导根据病人的病情及需求为此类患者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健康教育方案)对行微波消融术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对肿瘤患者行该种治疗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11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前51例作为对照组,后51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病房责任护士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进入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管理程序中。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状态焦虑量表、流调用抑郁表、KPS评分记录表(研究者填写)、自行编制的入院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表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三个时间(入院第二天、术日晨、出院前)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
   结果:
   1.入院第二天所有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指数平均分值为8.90±2.11,分值高于国内常模(7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分析实验组患者在术日晨和出院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入院第二天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中主观睡眠质量(成分Ⅰ)、睡眠时间(成分Ⅲ)、睡眠效应(成分Ⅳ)、安眠药物使用情况(成分Ⅵ)、日间功能(成分Ⅶ)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上述各维度得分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降低的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分析实验组患者在术日晨(1.68±0.21)和出院前(1.58±0.26)主观睡眠质量(成分Ⅰ)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日晨(1.66±0.21)和出院前(1.55±0.26)睡眠时间(成分Ⅲ)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日晨(1.33±0.21)和出院前(1.26±0.26)睡眠效应(成分Ⅳ)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组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日晨(1.28±0.14)和出院前(1.19±0.16)日间功能(成分Ⅶ)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日晨(0.75±0.11)和出院前(0.65±0.26)安眠药物使用情况(成分Ⅵ)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入睡时间(成分Ⅱ)、睡眠障碍(成分Ⅴ)各维度三个时间点得分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和变化趋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入院第二日无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的焦虑(61.57±7.21)和抑郁(20.42±5.31)平均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39.91,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第二日焦虑和抑郁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分值均随时间变化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变化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针对不同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心理及需求,制定适合不同个体的健康教育方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患者的情感寄托,能有效改善行微波消融治疗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