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克勤:一个调查记者的专业坚守和困境
【6h】

王克勤:一个调查记者的专业坚守和困境

代理获取

摘要

媒体的作用是舆论监督,而调查性报道将这一作用发挥到极致。由于调查性报道的独家性、轰动性及故事性,其往往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传播力,从而达到舆论监督、影响社会、促进进步的作用,为传媒赢得较好的公信力。在西方人心目中,调查性报道的地位是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不能取代的,许多优秀记者都把采写调查性报道看作是自己的天职。而在中国,调查性报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登上历史舞台,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政治环境的变迁、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调查性报道也经历了复苏、成长、成熟等发展阶段。调查性报道在进行舆论监督、维护社会正义、揭露社会弊端、促进制度更新、服务广大公众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媒体将调查性报道作为“拳头产品”加以重视。
   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正是众多调查记者中的优秀代表,几乎只要有他的新闻调查类报道问世,都能掀起舆论热潮,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优秀揭黑记者、调查记者,他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崇高的职业理想、专业的采写素质,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如来自政府、被访者、利益受牵连者的压力等。但王克勤仍然不遗余力地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不怕吃苦、不怕危险采写出多篇优秀调查类报道,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目前,学界对中国调查性报道、记者权益保护、舆论监督、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异常火热,但将王克勤的新闻活动与新闻专业主义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则少之又少。本文以王克勤的新闻活动、新闻调查类作品以及研究王克勤的各类专著、论文,研究调查性报道和新闻专业主义的部分专著、论文为研究对象,以王克勤为代表梳理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轨迹、中国调查记者如何在采访中践行新闻专业主义、调查记者面临困境及相关对策,最后探讨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阐述调查性报道的产生与发展,将其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复苏、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并将以王克勤为代表的新世纪调查记者与钱钢、赵瑜、张建伟、卢跃刚等为代表的第一、二代调查记者进行比较。
   二、阐述新闻专业主义的要素和原则,通过对王克勤的新闻活动和新闻调查类作品进行研究,明确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使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三、明确王克勤的研究价值,对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调查类作品进行内容分析,以他为代表明确新世纪以来中国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探讨他对舆论监督、记者权益保户的意义。
   四、分析中国调查记者面临的困境,包括:人身伤害、生活压力、媒体压力、政府和体制压力等。并以王克勤为例分析相关对策,如:寻求法律保障、提高记者自身法律意识、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进行报道等。
   五、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探讨中国调查性报道的未来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