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及风险管理研究
【6h】

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及风险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日益旺盛。商业银行作为信贷资金的供给者,通过为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满足其资金需要。商业银行在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对借款人的资信有严格要求,中小企业或个人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对于其中资信度低、难以提供有效抵质押担保措旌的借款人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适应市场需求,以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融资担保公司应运而生。
   融资担保公司作为信用中介机构,通过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信用担保的方式使借款人信用升级,从而达到银行授信要求而获得银行贷款,在中小企业、个人和商业银行之间搭建起资金融通的桥梁,有效改善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状况。融资担保公司是依托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而产生的行业,与商业银行合作是其生存的基础;而商业银行通过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拓展了业务范围,有效降低了银行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贷风险转移。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可以实现商业银行、融资担保公司、借款人三方共赢。因此,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具有其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需求旺盛和国家政策支持,担保行业发展迅速,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业务也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没有成熟的合作模式和风险管理方式,双方合作过程中的风险日益显现,甚至发生担保公司骗贷案件及担保公司丧失代偿能力等风险事件,使得商业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关系停滞不前,不利于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相关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实际状况,对商业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模式和合作风险开展研究,分析影响双方合作的主要因素、合作模式及合作风险,从而探寻两者合作风险的识别及防范控制措施,对加强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从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模式分析入手,从多个角度归纳总结了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模式类型,进一步分析各类型合作模式的风险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现状,分析商业银行对合作模式的偏好,及商业银行合作偏好对双方合作关系产生的影响。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双方的合作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从法律和国家政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商业银行及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等多个角度深刻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课题,选取了山东省某国有商业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广东“华鼎案件”作为案例分析,从合作模式和合作风险两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是中小企业及个人向商业银行融资的重要桥梁,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双方经营需要的必然结果,对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高业务效率、降低信贷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由于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担保机构经营不规范,商业银行内控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双方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其中,以担保机构违规经营造成资金链断裂、代偿能力丧失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最为严重。所以,防范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风险,即要从立法建设、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入手,来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管理力度,也要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经营规范性的操作层面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双方合作,促进双方业务健康稳健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