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多形性癌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6h】

肺多形性癌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报告

2.文献复习

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肿瘤的一般特征

六、组织学特征

七、治疗及预后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肺多形性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报道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例肺多形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及Medline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肺多形性癌”及“pleomorphic carcinoma,lung”为关键词,剔除报道不详及重复报道的病例,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108例患者中男性90例(83.3%),女性18例(16.7%)。发病年龄35岁~81岁,平均年龄63岁。82例有吸烟史报道的病例中吸烟史大于10包·年者为66例(80.5%)。肺多形性癌与其他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相似,55例报道中72.73%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咳嗽(54.55%)、咯血或痰中带血(45.45%)及胸痛(25.45%)是常见的症状,并有1例男性PCL患者双侧乳房发育伴血βhCG增高的报道。59例中中央型肺癌共17例(28.8%),周围型肺癌共(71.2%)。42例中发生于右肺的为27例(64.3%),发生于上肺的为27例(64.3%)。辅助检查主要有胸部X线片,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PET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等,最终诊断靠病理及免疫组化。镜下可见上皮成分和肉瘤样成分混合,上皮成分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等,肉瘤样成分包括梭形细胞和巨细胞。免疫组化示CK阳性、vimentin阳性是其重要特征。肺多形性癌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对化疗不敏感。
   结论:肺多形性癌临床罕见,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密切相关。肿瘤多为周围型,体积较大,且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容易浸润周围组织及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PET检查可见PCL病灶的SUVmax较其他类型的NSCLC要高。确诊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组织成分由上皮样成分和肉瘤样成分混合而成,肉瘤样成分至少占组织成分的10%。该病确诊后宜早期手术,并辅以必要的放、化疗,由于PCL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分子靶向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预后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