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以济南市高职院校为例
【6h】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以济南市高职院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框架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人事档案

2.1.1 人事档案的定义

2.1.2 人事档案的功能

2.2 人事档案信息化

2.2.1 信息化的定义

2.2.2 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定义

2.2.3 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目标

2.3 文献综述

第3章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以济南市高职院校为例

3.1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

3.1.1 人员编制

3.1.2 业务素质

3.1.3 职业心态

3.2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硬件配置及使用情况

3.2.1 硬件配置情况

3.2.2 硬件使用情况

3.3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3.4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的应用

3.5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3.6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网络化现状

3.7 小结

第4章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人事档案管理体制陈旧、档案观念淡薄

4.1.1 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4.1.2 档案观念

4.2 人事档案的保存形式单一、内容缺乏个性

4.3 人事档案服务意识不强、应用开发滞后

4.4 人员素质不高、缺少复合型人才

4.5 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有限

4.6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

4.7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缓慢、功能性差

第5章 改进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5.1 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档案意识

5.1.1 完善管理体制

5.1.2 强化档案意识

5.1.3 强化信息化意识

5.2 充实档案内容,提高利用价值

5.2.1 切实充实档案内容

5.2.2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5.3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

5.4 开展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5.4.1 逐步推进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5.4.2 加快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5.5 做好人事档案数据资料的保密和安全工作

5.6 加强学习,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5.7 争取资金支持,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信息技术革命为人事档案信息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解决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遇到的问题成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
  针对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笔者以济南市高职院校作为调查样本,对其人事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基本摸清了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现状。调研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硬件配置及使用情况;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的应用;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网络化现状。
  然后对现有的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主要有以下问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落后,观念薄弱;人事档案保存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档案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差,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筹集困难;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缺乏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意识;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普及率低,功能性差,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滞后。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档案意识;充实档案内容,提高利用价值;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开展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做好人事档案数据资料的保密和安全工作;加强学习,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争取资金支持,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来讲,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建设和完善需要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但前途是光明的,相信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