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山东省三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
【6h】

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山东省三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目的与价值

3.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4.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三所中小学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对三所中小学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访谈

3.基于三所中小学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

3.1 青少年自身原因

3.2 家庭方面原因

3.3 学校方面原因

3.4 社会方面原因

4.基于三所中小学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分析

4.1 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明确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

4.2 加爱心理辅导,引导青少年掌握交往方法与技巧

4.3 为青少年创造有益的交往环境

4.4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提升青少年人际交往品质

五、结语

1.研究结论

2.研究创新

3.研究不足

4.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人际交往障碍的定义是指青少年在同辈群体、家庭、教师以及与社会人群之间发生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与需要的不良互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生活对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处的环境对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对山东省三所学校的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和个案访谈,为加强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奠定了基础。论文的综述部分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梳理了前人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特点、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分析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特点。
  本研究选取济南市和菏泽市定陶县约1000名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原北师大郑日昌教授的《同学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问卷编写,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他们人际交往障碍的现状、自我感受以及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因素。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一步了解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产生,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三所学校的青少年在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四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住宿、生源地以及学习成绩等。通过个案访谈发现,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都有较大的影响。结合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本研究工作主要存在对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分析和归纳缺少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案例调查。并且所选择的样本多来自当地比较优秀的学校,对现阶段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现状缺乏更多样的样本来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