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品管圈在髋部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
【6h】

品管圈在髋部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处理因素

3.2 调查方法

3.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3.4 质量控制

3.5 伦理学原则

3.6 资料整理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4.2 干预效果评价

4.3 创新能力提高

4.4 流程规范化

五、讨论

5.1 髋关节损伤的人口学特征

5.2 品管圈在改善髋关节损伤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

5.3 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是重中之重

5.4 良好的医护合作的功能锻炼模式

5.5 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改善术后患者下肢功能

5.6 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减少髋部术后并发症

六、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和建议

6.2 研究不足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髋关节的损伤是一个人群分布广、影响因素多、并发症多、危害严重且治疗成本高的疾病,不同国家髋关节患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髋部关节骨折患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7.0%,致残率达到了50.0%以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髋关节损伤的病因假说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并发症、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和医疗护理等,髋关节损伤致死率高的因素主要与年龄的增加、在住宅护理、谵妄、肺栓塞和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这些因素均影响髋关节损伤的康复。髋关节损伤的患者容易反复发作,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术后护理对于髋关节损伤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髋关节病人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国内外对髋关节损伤患者护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效果却未达到预期状态,依然解决不了高额的护理成本。品管圈干预活动在护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国内外还未发现品管圈干预方法在髋关节损伤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因此,本研究主要就品管圈在髋部术后依从性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效果评价,从而为今后的髋关节损伤的护理工作探索出一条新的方法。
  目的:
  了解髋关节损伤患者的分布特征,评价品管圈活动对髋部术后患者髋部损伤的康复效果,并通过品管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及评价,探索一条更适合国内髋关节损伤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
  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随机选择2015年4-12月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髋部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干预组,干预因素为品管圈活动。按照与干预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疾病严重程度和婚姻状况匹配的原则,选择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014年8-2015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髋部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按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实验组开展品管圈进行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未进行品管圈管理。数据整理主要采用Excel软件,不同时间点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两组髋部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率和评估品管圈管理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结果:
  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髋部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由开展前的48.0%提高至开展后的80.0%,改善幅度值为60.44%。
  2.经过重复测量设计分析,发现harris髋关节评分在对照组和干预组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增加评分逐渐升高,干预组评分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
  3.对照组和干预组疼痛缓解得分在两组间水平不同,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术后2周、1个月和2个月得分逐渐升高。
  4.髋关节损伤在干预组的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差异不明显,术后一个月后得分明显增加。
  5.畸形改善情况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6、关节活动度在术后2周增加明显,到术后2个月后得分较2周增加明显,而对照组和干预的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术后并发症比较,品管圈活动后并发症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在两组分布是不同的。
  结论:
  1.髋关节损伤术后治疗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理工作要不断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恢复功能的独立性,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髋关节损伤患者的依从性,尤其在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使术后harris综合评分增加更加明显,尤其表现在疼痛水平缓解及功能水平提高方面。
  3.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髋关节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对髋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
  4.能够增加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医护人员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干预的细节改善与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