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研究——基于日本上市公司1977-1984年的实证分析
【6h】

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研究——基于日本上市公司1977-1984年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评述

2.1 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2.1.1 Melitz(2003)模型

2.1.2 BEJK(2003)模型

2.1.3 其他理论模型

2.2 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关系:实证研究综述

2.2.1 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证研究

2.2.2 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实证研究

2.2.3 对日本方面的相关研究

2.3 简评

3 日本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的一般性分析

3.1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

3.2 战后日本制造业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

3.3 日本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相关性研究

3.3.1 样本数据选取

3.3.2 生产率的测算

3.3.3 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日本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自我选择效应检验

4.1.1 模型及变量说明

4.2.2 检验结果及分析

4.2 出口溢价模型检验

4.2.1 全样本数据检验

4.2.2 剔除加工贸易再检验

4.3 出口中学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新贸易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异质性差异(这里主要指生产率的差异)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以Meltiz模型为代表的异质性贸易理论作为新新贸易理论重要的一支,研究了企业异质性生产率差异和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代表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新动态和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梳理了有关企业异质性的国内外文献以及对于日本研究的相关文献。理论方面,对经典的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证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主要围绕“出口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对日本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文献围绕着检验日本工业企业是否符合异质性贸易理论的结论以及比较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选择出口和直接投资模式的生产率的大小展开。本文选取了日本1977-1984年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的存在性和出口溢价系数的显著性,使用三种生产率测算方法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20世纪70~80年代的制造业企业中不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即出口企业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这一结论与异质性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相悖,根据李春顶(2009)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出口生产率悖论”,采用三种生产率测算方法检验,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本文尝试解释了出现“出口生产率悖论”的原因,通过检验发现样本中存在轻纺织业为代表的加工贸易,而且加工贸易在样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影响了整体的检验结果。去掉纺织业、食品业和石油加工业重新对重化工业进行出口溢价估计,得到出口溢价系数为正值,即重化工业企业的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重化工业存在自我选择效应;检验出口中学效应的结论是出口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动态演化趋势,随着出口时间的增长,出口中学效应带来的影响作用先增强然后逐渐减弱。
  本文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借鉴日本制造业提高生产率和促进出口方面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提高生产率和出口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日本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验证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日本的适用性,扩展对新新贸易理论研究领域的探索。同时,对不同的出口参与度与近似全要素生产率关系进行研究,根据结论为我国相关产业提高生产率、为企业选择国际参与方式的路径提供了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