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断路器和组合电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评价
【6h】

断路器和组合电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符号说明

背景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2 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4 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5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

6 职业卫生管理

7 职业健康监护

8 应急救援

讨论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2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分析

3 建议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力企业也有了迅猛发展,其中超高压送电线路为国家电网运行提供核心支持,而断路器和组合电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断路器和组合电器产量不断增大,但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劳动者防护研究还较少。
  [目的]
  调查断路器和组合电器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对各种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为企业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对象:某公司断路器和组合电器生产线的壳体车间、加工车间、机构车间、绝缘车间、喷涂车间、装配车间。
  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及查阅有关技术资料,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以及生产运行情况,了解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现场调查基础上,按照有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结合现场生产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进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和职业健康检查数据的结合,评价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水平及健康情况。
  [结果]
  1.主要生产工艺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件通过机械加工、焊接成型、检验及气密试验、涂装、清洗干燥、装配调试、试验检测、包装出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氧化铝粉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锰、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吴氧、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六氟化硫、工频电场、噪声、高温等。
  (1)粉尘: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限率为45.4%;除绝缘车间外,各车间CTWA均超限;岗位超限率较高的为壳体车间抛光(100.0%)、机构车间手工焊(100.0%)和喷涂车间腻子打磨(75.0%)。
  (2)苯、甲苯、二甲苯:二甲苯CTWA超限工作点为喷涂车间腻子打磨,超限率为66.7%。所有作业点苯、甲苯CTWA皆不超限。
  (3)锰:锰CTWA超限率为50.0%,超限率较高的车间为加工(70.0%)和机构(66.7%);超限率较高的岗位为机构车间手工焊(100.0%)、加工车间手工焊(70.0%)和壳体车间自动焊(50.0%)。
  (4)其它毒物: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硫化氢、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六氟化硫浓度均不超限。
  (5)噪声:检测作业点噪声8小时连续等效A声级(Lex,8h)超限率为24.7%;超限率较高的车间有喷涂(35.7%)、加工(34.5%)和壳体(27.3%);超限率100.0%的岗位分别是壳体车间抛光、加工车间清洗和喷涂车间腻子打磨。
  (6)工频电场、高温:工频电场强度和高温测定结果均不超限。
  2.职工健康状况:公司为844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共检出职业性疾病50例(5.9%),其中喷漆工白细胞偏低检出10例(1.2%),听力异常检出24例(2.8%),电焊工X线胸片异常检出16例(1.9%)。
  3、生产线设计并使用了防尘毒、防高温和防工频电场设施;公司建立了系统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结论]
  1.断路器和组合电器生产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锰、噪声、二甲苯。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的车间为壳体车间、加工车间、喷涂车间。
  2.壳体车间、加工车间、机构车间的手工焊作业点的粉尘、锰、噪声污染水平较高;喷涂车间腻子打磨岗位的噪声及二甲苯污染水平较高。手工焊和腻子打磨岗位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3.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能力不足,职业健康检查率低,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职工患有职业性疾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