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金转移定价(FTP)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以Q银行为例
【6h】

资金转移定价(FTP)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以Q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

第2章 资金转移定价的运作模式分析

2.1 定价方法的选择

2.2 转移定价收益率曲线的确定

2.3 定价方法和收益率曲线的选择

2.4 期限匹配法中未考虑到的风险

2.5 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下净利息收入分解

第3章 Q银行传统定价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Q银行传统定价模式分析

3.1.1 Q银行传统模式下的贷款定价

3.1.2 Q银行传统模式下的存款定价

3.2.1 利差分解的差异

3.2.2 风险分割的差异

3.3 Q银行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3.3.1 Q银行转移定价模式下的贷款定价

3.3.2 Q银行转移定价模式下的存款定价

第4章 Q银行基于FTP系统的绩效考核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2 Q银行转移定价模式下的经济利润考核

4.2.1 经济利润模型

4.2.2 转移定价模式经济利润模型与传统模型的差异分析

4.3 Q银行基于FTP的经济利润考核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4.3.1 Q银行传统模式下利润贡献度分析

4.3.2 Q银行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下的损益表分析

4.3.3 Q银行存贷比变化及利润提升分析

4.3.4 Q银行利差分析

4.3.5 Q银行分支机构规模及利差效率分析

4.4 Q银行FTP系统报表设计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来看,资金转移定价理论从提出到实际应用,中间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时间维度上看,它发端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几个美国银行,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发展,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各国银行间普及。
  受体制及机制上的限制,加上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转移定价工作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才开始逐步引入。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中,国内银行对资金转移定价的理念接受及系统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2010年之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部分商业银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截止目前已有相当部分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目前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主要用于业绩考核(PM)及资产负债管理(ALM)两大领域,对银行绩效提升及内部管理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指挥、推动作用。笔者所在的Q银行于2010年开始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项目,经过1年架构设计及系统开发、测试,于2011年开始投入运行。在经过近1年试运行及系统完善后,于2012年开始正式推行。该系统的运用对Q银行经营绩效考核及资产负债管理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了转移定价理论的发展及定价方法的演变,对转移定价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从Q银行传统定价模式存在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比传统定价模式与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差异,分析传统定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Q银行实行基于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2010年至2016年Q银行实际数据,对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影响及作用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即实施资金转移定价之后,银行的同一家分支机构经济利润与实施之前的考核利润会出现不同变化;银行各分支机构存贷比分布多样化会有较明显变化;通过对利差进行准确分解,可以提升对利差的监测和控制水平,争取利润最大化。通过结论证明实施资金转移定价在分离利率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绩效管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具有积极作用,是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优化外部定价及资源配置水平、提升盈利水平、优化绩效考核政策的重要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