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言说类框式结构主观性表达研究——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四种框式结构为例
【6h】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言说类框式结构主观性表达研究——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四种框式结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1.4 研究综述

1.4.1 框式结构及其教学的研究现状

1.4.2 语言的主观性及主观化研究现状

1.4.3 小结

第二章 言说类框式结构的主观性表达分析

2.1.1 句法分析

2.1.2 语义分析

2.1.3 语用分析

2.1.4 隐现规律分析

2.1.5 小结

2.2 “拿……来说”的主观性表达分析

2.2.1 句法分析

2.2.2 语义分析

2.2.3 语用分析

2.2.4 隐现规律分析

2.2.5 小结

2.3 “据……说”的主观性表达分析

2.3.1 句法分析

2.3.2 语义分析

2.3.3 语用分析

2.3.4 隐现规律分析

2.3.5 小结

2.4 “按……说”的主观性分析

2.4.1 句法分析

2.4.2 语义分析

2.4.3 语用分析

2.4.4 隐现规律分析

2.4.5 小结

2.5 四种言说类框式结构的对比

第三章 言说类框式结构主观化演进的历时考察

3.2 “拿……来说”的主观化演变

3.3 “据……说”的主观化轨迹

3.4 “按……说”的主观化轨迹

3.5 小结

第四章 言说类框式结构习得偏误分析

4.1 语料整理说明

4.1.1 语料搜集

4.1.2 语料筛选

4.2 偏误类型分析

4.2.1 句法偏误类型

4.2.2 语义偏误类型

4.2.3 语用偏误类型

4.3 小结

第五章 言说类框式结构与对外汉语教学

5.1 言说类框式结构在大纲和教材中的呈现分析

5.2 言说类框式结构主观性的教学策略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言说类框式结构可以表明说话人的立场和态度,突出说话人的情感,具有鲜明的主观性。然而学生在运用中出现偏误较多,教材上也存在着重视不够且解释不清的状况,该类结构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教学出发,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中出现的四种言说类框式结构“对……来说、拿……来说、据……说、按……说”为例,探究其所具有的主观性表达特征。
  本文共设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语料来源等,并从框式结构及其教学、主观性与主观化的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二章主要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借助语料库调查分析,探讨了四种言说类框式结构体现出的主观性表达特征:“对……来说”小句常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观点或评价,对可变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隐含说话人的对比义,或隐含说话人主观上对所述观点或可变项的凸显;“拿……来说”表示说话人的列举对象,用以对观点作出详述与证明,可作为“认同”式话题标记功能,为“言者发声”,多用于口语;“据……说”的言据性更为突出,表明说话人对后续观点持确定、相信的态度,书面语色彩较强;“按……说”一般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看法,常用作“推测—转折”式话语标记,带有说话人心存不解、疑惑的态度。此外,将四种框式结构主观性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如下:对……来说>拿……来说>按……说>据……说。
  第三章为四种言说类框式结构主观化演进的历时考察。从框架形成演变出发历时地描写其各自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对主观化演变轨迹做出总结:一、动词范畴特征逐渐减少,由对客观事实相对客观的描述演变为带有说话人的自我印记二、语义的重新调整,其所包含说话人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三、主观性程度逐渐增加。
  第四章为四种言说类框式结构的习得偏误分析。通过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分析,整理出偏误类型,并将其偏误类型同样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第五章为言说类框式结构的二语教学策略。根据本体研究所得,对教材的呈现特征进行考察,并从基于三个平面对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第六章为结语。阐明本文主旨,总结主要观点,并指出本文不足之处,对研究前景做出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