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断章取义”的诠释学意义——《左传》赋诗活动的存在论分析
【6h】

“断章取义”的诠释学意义——《左传》赋诗活动的存在论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作为前主体性活动的赋诗

第二节 “赋诗断章”与“断章取义”

第二节 作为存在情境的“享”以及“赋诗”

第三节 赋诗活动的呈现结构

第二章 诗的新义的生成

第一节 赋“诗”以言“志”

第二节 “志”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 诗获得新的对象性

第三章 赋诗者的新主体性的生成

第一节 “诗可以兴”与“兴于诗”

第二节 “赋”的原初意义结构

第三节 赋诗者获得新的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断章取义”属于中国古典诠释传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本身渊源于《左传》所记载的赋诗活动。作为赋诗活动的核心内容,“断章取义”虽然涉及理解与解释的相关问题,但其本身并不属于一般的文本诠释学,亦即并非“主体一客体”观念架构之下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活动。在“生活一存在”的视域下重新分析赋诗活动(赋诗断章现象),可以发现,“断章取义”本身作为诠释乃是一种具有前主体性意义的活动:赋诗活动本身既生成了新的赋诗者,即赋予赋诗者以新的主体性;又生成了新的诗文本,即赋予诗以新的对象性。
  全文包括导言和结语共有五个部分:
  导言主要阐述了“断章取义”观念之诠释学意蕴在建构中国经典诠释学过程中的意义以及学界对赋诗断章活动的研究现状,由此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主要考察了赋诗活动的性质。作为存在情境的“享”以及“赋诗”使其本身所蕴含之“断章取义”成为一种具有前主体性意义的诠释活动。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赋诗活动中诗之新义的生成问题。赋诗断章活动的核心是意义(“志”)的生成问题,其生成机制即是“断章取义”。“志”的生成意味着诗被赋予新的意义规定性。此即“断章取义”本身之诠释学意义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赋诗活动中赋诗者之新主体性的生成问题。“诗”之“兴”的特殊功能以及“赋”本身之“获取一给予”的原初意义结构,使得赋诗者在“断章取义”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赋诗者被赋予新的主体性。
  结语主要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提出了“前主体性诠释”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进一步考察春秋时期之“用诗”风尚以及“引经据典”传统所蕴含之诠释学意蕴的意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