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部裂隙岩体峰后变形机理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6h】

深部裂隙岩体峰后变形机理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1深部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1.2.2裂隙岩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1.2.3深部岩体变形破坏试验研究

1.2.4岩石变形破裂数值方法研究

1.2.5裂隙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1.3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思路

1.5创新点

第二章裂隙岩体峰后破裂过程压缩试验研究

2.1引言

2.2预置贯穿裂隙的试件制作

2.3裂隙岩体变形破坏单袖压缩试验

2.3.1试验过程

2.3.2试验结果分析

2.4裂隙岩体变形破坏三轴压缩试验

2.4.1试验过程

2.4.2试验结果分析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深部裂隙岩体开挖变形破坏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3.1引言

3.2模型试验原理及方案

3.2.1试验原型

2.2.2相似原理

3.2.3相似材料配置

3.2.4试验装置

3.2.5试验系统

3.2.6试验测量系统

3.2.7模型填筑

3.2.8加载系统

3.3隧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3.3.1裂隙倾角15°裂隙岩体开挖变形破坏规律

3.3.2不同倾角裂隙岩体开挖变形破坏规律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的岩石损伤破坏的扩展离散元法研究

4.1引言

4.2.1裂隙岩石损伤破坏本构模型的构建

4.2.2裂凉岩石损伤破坏本构模型参数分析

4.3应变能密度理论的描述

4.3.1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的裂隙岩体损伤破坏判别准则

4.3.2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的裂隙岩体损伤破坏数值分析

4.4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的岩石变形破坏的扩展离散元法数值分析

4.4.1巴西劈裂数值模拟

4.4.2单轴压缩数值模拟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块体群法裂隙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5.1引言

5.2经典关键块体理论

5.3块体群法稳定性分析技术

5.3.1块体群的生成技术

5.3.2块体群法计算机求解流程

5.4块体群法裂隙岩体动态可视化计算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5.4.1块体群法的动态可视化计算程序开发

5.4.2块体群计算程序工程应用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工程应用

6.1引言

6.2工程背景

6.3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6.3.1数值模型

6.3.2裂隙参数的确定

6.4裂隙岩体开挖数值模拟

6.4.1倾角15°的多裂隙岩体模拟

6.4.2倾角30°的多裂隙岩体模拟

6.4.3倾角45°的多裂隙岩体模拟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马腾飞;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岩土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树忱;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裂隙岩体; 变形机理; 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