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以R市L镇为例
【6h】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以R市L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2018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号:2015300086

摘 要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以各部门统计数据、公开性总结材料以及现有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来源

Abstract

目 录

引 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美丽乡村

二、农村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治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与要求

二、环境公共治理

第二章 L镇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第一节 L镇生态环境现状

L镇按照“对照问题,采取措施,形成合力,集中行动”的思路,聚力对该镇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查找

一是成立组织并制定生态环境整治政策,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L镇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

二是集中查找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为着力解决长期“老大难”问题提供可能。开展全镇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整治

第三章 L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L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理念: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二、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三、治理主体: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治理能力

四、治理体系利益:利益关系不平衡

第二节 L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落后的制度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

二、落后的发展理念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

当今社会,一些地方仍在处在亚健康的政治生态之中,部分官员还未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未能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

三、农民素质较低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

四、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是农村生态环境久攻不下的重要根源

第四章 完善美丽乡村环境治理路径探索

第一节 建立并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为环境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一、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为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针对快速发展的农村,针对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相对缺乏

二、完善环保投入保障机制,为环境治理提供财力支持

三、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联动机制,实现环境治理常态化

第二节 完善发展理念,以创新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新局面

一、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从生产方式上实现环境治理

二、创新环境治理手段,实现多方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第三节 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性整治措施保证治理成效

一、完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推行新型生态能源推广利用

第四节 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调动环境治理积极性

一、建立健全合理利益协调保障机制

二、加大贯彻执行利益保障机制的力度

第五节 改变思想意识,从观念层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百姓环保意识

二、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科学环保生活

结 语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

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告诉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治理问题,还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理顺、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