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支撑体系的试验研究
【6h】

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支撑体系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的研究意义

1.1.2 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建筑模板材料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建筑模板形式的发展概况

1.3 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体系的研究概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条带角钢封边PVC塑料模板体系的试验研究

2.1 条带角钢封边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设计

2.1.1 标准模板、端部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设计

2.1.2 剪力墙模板的竖向拼接

2.1.3 角钢与各细部件的连接

2.1.4 剪力墙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的搭接

2.2 条带角钢封边PVC塑料模板支撑体系验算

2.2.1 荷载计算

2.2.2 弹性支座模型验算

2.2.3 连续梁模型验算

2.3 现场试验研究

2.3.1 试验内容筒述及目的

2.3.2 试验方案设计

2.3.3 试验准备

2.3.4 试验数据测量

2.3.5 试验测量数据分析

2.4 有限元分析

2.4.1 ABAQUS简介

2.4.2 剪力墙模板的有限元模型

2.4.3 各部件的变形及应力云图

2.4.4 有限元分析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铝合金框加劲PVC塑料模板体系的实验研究

3.1 铝合金框支撑体系技术设计方案

3.1.1 铝合金框技术方案概况

3.1.2 结构剪力墙模板设计

3.1.3 结构楼板模板设计

3.2 模板体系验算

3.2.1 楼板模板体系验算

3.2.2 剪力墙模板体系验算

3.3 模板体系的实验研究

3.3.1 试验内容简述及目的

3.3.2 楼板模板试验方案设计

3.3.3 剪力墙模板试验方案设计

3.3.4 楼板模板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3.3.5 剪力墙模板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3.4 试验研究结论

3.5 ABAQUS有限元分析

3.5.1 楼板模板模型介绍

3.5.2 楼板模板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3.5.3 剪力墙模板的有限元模型介绍

3.5.4 剪力墙模板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VC塑料模板施工控制与施工效果分析

4.1 PVC塑料模板施工控制

4.2 PVC塑料模拆模后的外观检测

4.2.1 混凝泥土结构表面平整度检测

4.2.2 混凝土结构表面垂直度检测

4.2.3 混凝土结构拐角角度检测

4.3 PVC塑料模板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4.3.1 试验方案

4.3.2 试验数据统计

4.3.3 试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仍然是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国家对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和鼓励措施。当前由于我国的建筑模板工程技术相对落后,模板原料以木材为主,森林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开发研究新型模板材料及模板形式迫在眉睫。
  新型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采用废旧PVC塑料及木粉为生产原料挤出成型,具有轻质,高强,循环使用次数多且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在新型模板中占据优势地位,推广使用价值非常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模板材料及模板形式的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的特点,设计了模板的支撑体系,并对模板的支撑体系做了现场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验证了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为今后制定相应的PVC塑料模板的专业性标准和模板技术规范提供了理论数据和实验依据,同时也加快了PVC塑料模板的推广使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设计了条带角钢封边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支撑体系,对体系的强度和稳定性做了验算和现场的实验研究,并应用ABAQUS软件对体系做了有限元分析。
  (2)设计了铝合金框加劲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的支撑体系,并对铝合金框及PVC塑料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做了验算和现场的实验研究,测试了模板体系的应力与应变,同时应用ABAQUS软件对体系做了有限元分析。
  (3)对PVC塑料模板拆模后的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测,同时通过与竹胶板、钢模板浇筑完成后相同龄期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碳化深度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PVC塑料模板的优越性。
  经过验算、现场试验研究和ABAQUS有限元分析,PVC结皮发泡复合塑料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工程需要,并且模板体系的应力、应变均在弹性工作范围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