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名贵海洋中药海龙的质量控制技术及注射用丹红粉针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6h】

名贵海洋中药海龙的质量控制技术及注射用丹红粉针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文献综述

1.1海龙的研究概况

1.2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2.立题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刁海龙的化学成分研究

1.化合物结构鉴定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2.2实验材料

2.3提取与分离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刁海龙的初步质量标准研究

1刁海龙指纹图谱的建立

1.1仪器、试剂及药材

1.2色谱条件的建立

1.3提取工艺考察

1.4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参数

1.5系统适应性试验

2不同来源刁海龙药材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3样品EPA、DHA的含量测定

3.1对照品纯度评价

3.2标准曲线的绘制

3.3加样回收率实验

3.4含量测定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注射丹红粉针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1仪器、试剂及药材

1.1仪器

1.2试剂

1.3对照品

1.4药材

2色谱条件的建立

2.1流动相系统的选择

2.2检测波长的选择

2.3色谱柱的选择

2.4色谱条件的优化与建立

3丹参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关参数

3.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对照指纹图谱的绘制和相似度分析

3.4指纹图谱的建立

3.5方法学考察

4红花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关参数

4.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3对照指纹图谱的绘制和相似度分析

4.4指纹图谱的建立

4.5方法学考察

5丹红中间体及丹红注射纷针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关参数

5.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丹红中间体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参数

5.3注射用丹红(粉针)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参数

5.4方法学考察

6相关性分析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致谢

附图

附件

展开▼

摘要

名贵海洋中药海龙,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海龙目、海龙科鱼类。中药海龙为海龙科动物尖海龙、拟海龙、刁海龙的干燥体(《中国药典》2005)。其性甘、温,归肝、肾经,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阳痿遗精、癥瘕积聚、瘰疬痰核、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外治痈肿疔疮。 作为传统补益类中药,海龙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药材市场售价达4000-8000元/kg,属贵重药材。《本草纲目拾遗》谓:“功倍海马,催生尤捷效”。民间用药(混淆品)还包括粗吻海龙(Temminck et Schlegel)、棘海龙(海蝎鱼)(Bleeker)、宝珈海龙(Bleeker)、贡氏柄颌海龙(Dunker)等。由于海龙药材稀少,正品和代用品混用现象较为突出。关于海龙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报道较少,其质量控制也仅限于外观形态鉴别和经验鉴别,未见其指纹图谱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报道。 为了探索海洋中药海龙的有效质量控制方法,本课题选择形态特征明显的海龙基源生物刁海龙(Gray)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得到了7个化合物,其中1个成分为首次自该药材中分离得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刁海龙指纹图谱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IC)法建立了药材刁海龙的指纹图谱,并建立了同时测定两种指标成分DHA和EPA的含量测定方法,对10批不同来源的刁海龙药材的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地,作为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前研究中的新药“注射用丹红粉针”进行了规范化指纹图谱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名贵海洋中药海龙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采用甲醇提取,柱色谱(CC)、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从药材刁海龙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学成分。运用光谱和波谱等结构分析手名贵海洋中药海龙的质量控制技术及注射用丹红粉针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M1)、胆甾-4-烯-3-酮(M2)、十六碳酸(M3)、十八碳酸(M4)、二十碳酸(MS)、二十碳五烯酸(EPA)(M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M7)其中,化合物M6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得到。有文献报道,DHA、EPA可能是海龙药材温肾壮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2.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10批药材为样本,建立了药材刁海龙的HPIC指纹图谱。指纹图谱中包含16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对照,2个共有峰被指认为DHA和EPA;非共有峰面积小于10%,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3.采用国家药监局推荐使用的“相似度判断软件”,对不同来源的刁海龙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数不同来源刁海龙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采用建立的同时测定刁海龙药材中DHA和EPA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刁海龙药材进行了DHA和EP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刁海龙药材的DHA和EPA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主产地广东药材(S1、S3、S4、S7)的含量较高。 4.作为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前研究中的新药“注射用丹红粉针”进行了规范化指纹图谱研究。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相同条件下原药材(丹参、红花)、中间体和注射剂(粉针)的指纹图谱,包含20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对照,指认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4个指标成分;通过对药材、中间体和制剂的指纹图谱比较分析,探讨了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的基源相关性。所建立的“注射用丹红粉针”指纹图谱,非共有峰面积小于10%,系统适应性试验(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符合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