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切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h】

短切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符号说明

1文献综述

1.1 PPS发展历史和市场情况

1.2 PPS简介

1.3 PPS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玻璃纤维简介及其表面处理

1.5 创新点

2 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聚苯硫醚/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晶须增强聚苯硫醚/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聚苯硫醚/玻璃纤维/CaSO4晶须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研究了聚苯硫醚树脂种类、增强纤维种类、玻璃纤维用量、硅烷偶联剂种类、填料种类和晶须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PPS/GF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PS/GF/晶须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显示,增强纤维选用玻璃纤维时增强效果较好,随着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PPS/G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负荷变形温度和起始分解温度逐渐增大。硅烷偶联剂KH560处理玻璃纤维对PPS/GF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明显。当玻璃纤维用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54MPa,弯曲强度达到了270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8.6kJ/m2,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为35kJ/m2,负荷变形温度为152℃。
  通过DSC对PPS/GF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PPS/GF复合材料的结晶峰逐渐向低温方向偏移;半结晶时间(t1/2)逐渐减小,结晶速率加快;半峰宽逐渐增大,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Ozawa法和R-t法可以较好地分析PPS/GF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对比不同填料在PPS/GF=60/40体系中的增强效果,发现1#晶须的补强效果较好。随着晶须用量的增加,PPS/GF/晶须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负荷变形温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热失重(TGA)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晶须用量的增加,PPS/GF/晶须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逐渐升高。通过DSC分析可以看出,当晶须用量较少时,结晶峰移向高温方向,但晶须用量大于20phr时,结晶峰略向低温方向偏移。
  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发现,PPS/GF复合材料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呈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随着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PPS/GF复合材料的粘度逐渐升高,非牛顿指数n逐渐降低。当实验温度和剪切速率相同,晶须用量为5phr时,PPS/GF/晶须复合材料的粘度最低,复合材料的结构粘度指数较高,材料的纺丝加工性能较好。随着晶须用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粘度逐渐升高。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PPS/GF/晶须复合材料的粘度逐渐降低。在310℃~315℃时复合材料的结构粘度指数下降幅度最小,该温度范围下熔体流动最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