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及误诊分析
【6h】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及误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评分系统的建立

3统计方法

结果

1年龄分布

2临床表现

3血清学指标

4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6术前组织学诊断

讨论

1一般情况

2临床表现

3 血清学指标

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5 MRI及PET

6组织病理学诊断

7术中冰冻病理

8子宫肉瘤术前诊断评分系统(PSS)

第二部分 子宫肉瘤误诊病例的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1子宫肉瘤病理特征

2 年龄

3 手术方式选择

4手术途径的选择

5腹腔镜下旋切播散的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肉瘤的早期诊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子宫肉瘤为临床上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及辅助检查方法,早期或术前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子宫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瘤),延误病情及手术方式不当造成手术病理分期提高或多次手术创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子宫肉瘤组及对照组(子宫良性肿瘤组)的术前不同指标的统计学分析,建立子宫肉瘤术前诊断评分系统(Preoperative Sarcoma Score,PSS),以期提高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率;并通过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争取避免诊疗误区、避免错误的治疗手段。
  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的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6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经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肉瘤、子宫良性肿瘤病例。经严格入组筛选标准,选取入组病例研究组子宫肉瘤组48例,对照组子宫良性肿瘤组90例,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建立相应预测评分系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出鉴别子宫良恶性最佳分界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该评分系统效能。2.选取本院2003年1月~2016年6月间首诊或外院转入的子宫肉瘤误诊病例15例,将误诊病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
  结果:1.共纳入48名子宫肉瘤患者和90例子宫良性肿瘤,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指标是年龄、CA125、LDH、彩超检查特征(内部血流、血流信号丰富、边界、内部回声、肿瘤最大直径),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得出LDH、彩超检查提示的边界欠清及内部回声呈不均质或混合回声是诊断子宫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子宫肉瘤术前诊断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分值为0~4分,其预测的一致性较好(P=0.43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961(95%CI[0.922,0.999]),说明该评分系统区分度较好,最佳分界值为1.5分,特异度97.8%,敏感度83.3%,准确度92.8%,阴性预测值91.7%,阳性预测值95.2%。2.误诊患者年龄结构主要集中于育龄期女性;15例误诊患者术前均考虑“子宫肌瘤”,术后病理有5例(33%)报告错误;腹腔镜组在子宫肉瘤盆腔种植转移率(75%,3/4)及复发率(75%,3/4)方面均高于开腹组(27.3%,50%)。
  结论:1.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PSS),能够较好地对子宫肿瘤患者进行良恶性风险分层,可以为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肿瘤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初步依据。2.造成误诊及后果的原因有病理报告错误、忽视年轻未育患者、绝经后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不恰当等;另外腹腔镜下分碎器的应用可能有引起未预料子宫肉瘤盆腹腔内种植转移及增加术后复发机会的风险,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