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种途径——以补位词“智慧”“营养”“技巧”为例
【6h】

试论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种途径——以补位词“智慧”“营养”“技巧”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1研究综述

1.1.1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研究综述

1.1.2词汇补位研究综述

1.1.3名词形容词化研究综述

1.2研究方法及语料的选择

1.2.1研究方法

1.2.1具体的做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智慧”“营养”“技巧”的形容词性表现

2.1“智慧”的形容词表现

2.1.1“智慧”作为形容词的句法表现

2.1.2“智慧”作为形容词的语义表现

2.2“营养”的形容词表现

2.2.1“营养”作为形容词的句法表现

2.2.2“营养”作为形容词的语义表现

2.3“技巧”的形容词表现

2.3.1“技巧”作为形容词的句法表现

2.3.2 “技巧”作为形容词的语义表现

第三章“智慧”“营养”“技巧”的形容词程度差异及补位过程

3.1“智慧”“营养”“技巧”的形容词程度差异

3.1.1语用频率的差异

3.1.2句法功能的差异

3.2“智慧”“营养”“技巧”的形容词补位过程

3.2.1滥竽充数阶段

3.2.2相互竞争阶段

3.2.4单打独斗阶段

第四章 “智慧”“营养”“技巧”补位形容词的成因

4.1质料因——性状义

4.1.1性状义隐现程度

4.1.2感情色彩

4.2动力因——语用频率和经济原则

4.2.1语用频率

4.2.2经济原则

4.3形式因——句法环境的制约

4.3.1联合结构作定语

4.3.2受程度副词修饰

4.4目的因——词汇空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三大基本词类。其中,名词用来指称事物,形容词用来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理论上,指称事物某一性质或属性的抽象名词必定对应着表示这种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实际上,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形容词空位的现象,即汉语中没有与说话人要表达的语义内容相对应的形容词存在。这种空位现象造成了词汇系统的不平衡。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为了实现词汇系统的平衡,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交际的需要,词汇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自我调节。为了填补形容词的空位,人们会首先选取那些含有相同性状义的名词,这一词汇的演变过程就是名词对形容词的补位过程,词汇补位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种重要途径。
  词汇补位的结果是形成了众多的补位词,本文以“智慧”“营养”“技巧”三个补位词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归纳语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其补位的过程、规律及原因,进而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词汇补位,有个全面的认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介绍研究对象,简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研究的方法和语料的选择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分别从句法和语义方面对“智慧”“营养”“技巧”的形容词性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第三部分运用量化对比的方式,比较“智慧”“营养”“技巧”在形容词程度上存在的差异。在历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智慧”“营养”“技巧”从名词到形容词的补位过程。
  第四部分从“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四个方面对“智慧”“营养”“技巧”发生补位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