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腰大边和对称型封堵器治疗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6h】

小腰大边和对称型封堵器治疗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及主要器材

2 手术方法

3 术后处理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术前基本资料

2 术中观察指标

3 残余分流

4 瓣膜返流

5 心律失常

6 两组术后随访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儿童室间隔缺损的治疗选择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国产封堵器封堵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pm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为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查体听诊心脏杂音且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筛查并经介入造影确诊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pmVSD)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选用封堵器的类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称型封堵器进行封堵30例(对称组);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38例(小腰大边组)。术前行三大常规、肝肾功心肌酶等检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术后24小时,1月,3月,6月,12月入院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脏正侧位片等检查,比较两组术前资料(包括年龄、体重、VSD直径、术前心胸比值、手术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术后封堵的效果、术后住院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主要包括残余分流、瓣膜返流、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术前资料,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2.6-12岁(5±2.2岁),体重11–43Kg(15.4±5.1 Kg),身高90–146cm(101±10.2 cm),对比两组术前资料,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VSD直径及心胸比值、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68例患儿术前存在心律失常6例,对称组、小腰大边组各3例(包括CRBBB2例、IRBBB2例、LAFB1例、I°AVB1例)。68例患儿中封堵成功60例,封堵失败或放弃封堵8例,其中,小腰大边组(36/38)封堵成功率高于对称组(24/30)。术后心脏大小、LVDd均较术前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的心脏大小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早期资料分析,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脱落或移位、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对称组新发心律失常4例(CRBBB1例、IRBBB2例,CLBBB1例),术后瓣膜返流6例(少量三尖瓣返流5例,主动脉瓣返流由微量加重到少量反流1例),残余分流2例,均为少量分流;小腰大边组新发心律失常2例(CRBBB1例、IRBBB1例),瓣膜返流3例(少量三尖瓣返流2例,主动脉瓣返流由微量加重到少量反流1 例),无残余分流。60例患儿中,共完成随访57例,3例失访。所有随访患儿均无死亡病例,无封堵器脱落、封堵器移位、无重度PAH发生。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小腰大边组无残余分流,新发三尖瓣返流1例,新发IRBBB1例;对称组仍存在残余分流2例,新发三尖瓣返流2例,均为少量返流,CRBBB1例;2组比较,主动脉瓣返流较术后早期无加重及新发病例。
  结论:
  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 pm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可靠,与对称封堵器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本组数据病例数目较少,随访时间短,部分资料随访不够全面,因此,远期疗效仍需要更多、更系统的随访资料进一步观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