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运营商移动通信服务的消费者使用意愿研究
【6h】

虚拟运营商移动通信服务的消费者使用意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技术接受模型

2.2 移动互联业务消费者使用意愿研究

2.3 移动商务消费者使用意愿研究

2.4 移动数据业务整体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架构与假设的提出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4.1 模型中变量的测量

4.2调查问卷设计

4.3 调查问卷发放和收集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SmartPLS 3.0软件概述

5.2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测量模型评价

5.4 结构模型评价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

6.1研究结果和启示

6.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用户对电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虚拟运营商移动通信服务应运而生。在中国,作为国家鼓励电信业向民间资本开放,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重要举措,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在中国工信部鼓励虚拟运营商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系统归纳研究了影响虚拟运营商移动通信服务的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模型。
  首先,本文建立研究模型并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第三,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研究发现,感知有用(PU)、感知易用(PEU)、感知信任(PT)和主观规范(SN)可以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UI);感知价格(PP)则对消费者使用意愿(UI)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财务风险(CW)、功能风险(GN)、心理风险(XL)都对使用意愿(UI)产生负向影响;同时,感知易用(PEU)和感知价格(PP)都可以正向影响感知有用(PU);信任倾向(TP)和对服务商的信任(SPT)可以显著影响感知信任(P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