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骨后髁角在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外旋截骨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的系统评价
【6h】

股骨后髁角在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外旋截骨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的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测量我国山东半岛地区成年人的股骨后髁角(PCA),系统评价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的临床效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截骨提供进一步参考。 研究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119例共137膝,于术前常规行术侧膝关节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最后测量所有患者的股骨后髁角度数。在所有患者中选取89例共101膝,作为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组,即在术中使用外旋截骨测量仪,按照术前螺旋三维CT测定的股骨后髁角来进行股骨的外旋截骨;其余同期的患者(30例共36膝)定为常规外旋3°截骨组,术中进行常规外旋3°的股骨截骨,并在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KSS膝关节评分、髌前痛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ROM)等相应膝关节指标的详细比较,术后随访期定为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 研究结果:我国华北地区成年男性平均股骨后髁角为(5.44°±0.99°),成年女性平均股骨后髁角为(5.85°±1.27°);术后随访的系统评价结果提示,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组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3°外旋截骨组的临床效果。 研究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进行膝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来精确测定股骨后髁角,可以应用来简化术中在股骨髁上标记股骨外科髁上连线(STEA)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步骤;我国山东半岛地区成年男性平均股骨后髁角的度数为(5.44°±0.99°),成年女性平均股骨后髁角的度数为(5.85°±1.27°),均远大于3°,与西方成人的股骨后髁角有着明显的差异;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根据术前膝关节螺旋三维CT扫描测得的股骨后髁角来行股骨端个体化截骨的组别,其术后临床效果要优于行股骨常规3°旋转截骨的对照组。综上所述提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根据每位患者术前测定的股骨后髁角采用个体化外旋股骨端截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