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ST-LTB融合蛋白不同佐剂纳米疫苗的筛选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6h】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ST-LTB融合蛋白不同佐剂纳米疫苗的筛选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三章不同佐剂配方纳米疫苗的制备与工艺检测

第四章载ST-LTB 基因融合蛋白纳米疫苗免疫原性研究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明胶、PEG-400、卵磷脂、胆固醇、大豆油、壳聚糖等作为载体材料,辅以蜂胶、卡波姆、span-60与tween-80 等佐剂或表面活性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了六种不同佐剂配方的载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毒素ST-LTB基因工程融合蛋白的纳米疫苗,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免疫原性研究,为制备有效预防ETEC的新型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应用IPTG诱导大肠杆菌ST-LTB融合基因表达,并对最优的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取了大量包涵体蛋白并进行了纯化。SDS-PAGE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包涵体蛋白纯度满足要求,可以作为免疫抗原使用。
   (2)利用超声破碎法及卡波姆、span-6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的活化作用,将纯化的ST-LTB蛋白包裹入适量的纳米佐剂材料中,制备了明胶复合佐剂、大豆油复合佐剂、卵磷脂复合佐剂、PEG-400复合佐剂(无蜂胶)、PEG-400复合佐剂(含蜂胶)、壳聚糖复合佐剂六种候选纳米疫苗,所得产物分属于纳米球、纳米脂质体和纳米乳液三种纳米体系。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和透射电镜法,对六种纳米疫苗的载药率、包封率和粒径等主要工艺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载药率依次为84.88%、73.66%、86.20%、72.12%、73.22%、59.69%,包封率为45.02%、19.25%、32.03%、21.85%、23.67%、17.52%;得到的载ST-LTB基因工程融合蛋白纳米颗粒呈球形,粒径分布范围为75-120nm。
   (3)通过动物试验对六种不同佐剂配方的候选纳米疫苗进行了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佐剂会造成小鼠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其它佐剂的候选纳米疫苗免疫后未见小鼠异常反应,且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亦显示未造成试验小鼠组织损伤;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不同配方的候选纳米疫苗对18-22g小鼠进行免疫,于免疫7天后每三天采血一次,以ELISA法测定免疫动物的抗体滴度水平;28天后用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22进行攻毒试验,测定免疫保护率,评价不同候选纳米疫苗的免疫效果。
   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佐剂配方不适合制备疫苗,其它五种安全性良好,工艺水平达到要求。
   大豆油复合佐剂和卵磷脂复合佐剂的保护率较低;明胶复合佐剂组和PEG- 400复合佐剂(含蜂胶)组的保护率和抗体滴度水平均高于传统铝胶对照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