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夏产业扶贫精准施策研究
【6h】

宁夏产业扶贫精准施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扶贫”的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资源禀赋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木桶理论

第三章 宁夏产业扶贫发展现状

3.1 宁夏贫困现状概述

3.2 宁夏产业扶贫历史回顾

3.3 宁夏产业扶贫的发展现状

3.2.1 遴选的优势支柱种养产业已初具规模

3.2.2 精准扶贫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不断拓宽

3.2.3 产业技能培训的精准力度进一步加大

3.2.4 金融扶贫模式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成效已初步显现

3.2.5 各种政策的叠加效应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第四章 制约宁夏产业扶贫的主要因素

4.1 产业扶贫发展根基不牢

4.1.1 基础设施薄弱,建设相对滞后

4.1.2 公共服务水平层次低、活力不足

4.2 产业扶贫自身面临瓶颈

4.2.1 产业自身发展不足,辐射能力有限,增收贡献率低

4.2.2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效益不明显,竞争力不强

4.3 产业扶贫存在外在阻碍

4.3.1 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弱,支撑发展后劲不足

4.3.2 人才稀缺,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

4.4 产业扶贫金融支持不力

4.4.1 金融货款覆盖面不全,资金用途不当,政策宣传不到位

4.4.2 金融贷款服务机构少,效率低,贫困群众信誉度不高

4.5 产业扶贫政策和组织保障建设不足

4.5.1 地方财力有限,产业扶贫力度不够

4.5.2 基层组织较弱,建设能力不强,带头作用未发挥

第五章 宁夏产业扶贫精准施策的建议

5.1 不断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根基

5.1.2 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助力产业发展

5.2 进一步构筑多业并举的产业扶贫格局

5.2.1 大力扶持特色种养业

5.2.2 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5.2.3 突出推动劳务经济发展

5.2.4 着力发展电商产业

5.2.5 切实推进光伏产业

5.2.6 精准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5.3 努力打造一支能推动产业扶贫的技术与人才队伍

5.3.1 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做好产业服务工作

5.3.2 精准招揽优秀人才,培育本土产业群体,吸纳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

5.4 加快完善金融支持产业脱贫攻坚的惠农政策

5.4.1 落实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货款覆盖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5.4.2 鼓励金融机构多设服务网点,贫困群众增强诚信意识

5.5 全面落实扶贫产业政策和组织保障

5.5.1 落实财政、税收政策保障

5.5.2 精准建立产业扶持数据库

5.5.3 加强项目监督考核保障

5.5.4 加强责任落实组织保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精准扶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宁夏处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六盘山片区的核心区域,2015年底仍有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30万贫困人口需要依靠发展产业予以扶持。因此,产业扶贫精准施策已成为精准扶贫的核心动力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精准产业扶贫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使产业扶贫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精准产业扶贫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对产业扶贫研究进展进行了认真梳理,对产业扶贫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其次,在对宁夏农村总体贫困状况全面了解和对产业扶贫历程回顾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了产业扶贫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影响产业扶贫发展的制约因素,归纳出当前产业扶贫在发展根基、瓶颈、外在阻碍、金融支持、政策和组织保障等五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精准施策解决产业扶贫中暴露出的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宁夏产业扶贫工作,为实现自治区提出的力争到2020年确保全区的贫困县(区)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脱贫的底线任务以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供决策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