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地流转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宁夏灵武和山西定襄为例
【6h】

农地流转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宁夏灵武和山西定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提出问题

1.2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4研究框架

1.5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我国农地制度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我国农地制度

2.2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章研究区域及指标设计

3.1研究区域

3.2指标设计

3.3样本选取与构成

3.4研究机理与假说

4.1农户及家庭

4.2农地及政府补贴

4.3自家地农地产权制度

4.4转入地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

4.5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特征

第五章农地流转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分析

5.1模型选择

5.2变量选取

5.3实证结果

5.4模型预测的ROC曲线分析

5.5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6农户耕地数量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开创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新格局。在“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大背景下,土地经营权转移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耕地质量与数量保护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农地流转制度是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现阶段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对激励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完善耕地质量和数量保护视角的农地流转制度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户耕地保护行为不仅包括土壤培肥、改造弱质耕地等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还包括减少垦荒种植和弃耕撂荒等耕地数量保护行为,这些农业生产投入和经营行为都有利于耕地质量水平的提升和耕地数量的保证。
  本文梳理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脉络,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结合灵武市和定襄县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户实施耕地数量保护行为,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户实施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众多影响因素中,稳定和明晰的农地产权有利于自家地农户实施耕地质量和数量保护行为;在农地流转市场化建设初期阶段,转入地农户实施更少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而随着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和完善,转入地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会有所增加;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和耕地细碎化程度等均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有影响;政府补贴对农户耕地质量和数量保护行为均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稳定农地产权,推进确权颁证;积极开展农地流转市场制度建设;加大对农户的教育投入力度,提升农户整体文化水平;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给予补贴或奖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