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敖包祭祀:“一种发明的传统与生活化的传统”探析——以辽宁蒙古贞地区关山“旗敖包”为例
【6h】

敖包祭祀:“一种发明的传统与生活化的传统”探析——以辽宁蒙古贞地区关山“旗敖包”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蒙古族自古有信仰长生天,祭祀敖包的习俗,经过千百年来的延续,敖包成为了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有学者统计在北纬40--50度之间,在长达两万一千公里的欧亚草原带,遍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敖包。辽宁蒙古贞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外的蒙古族自治地方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各地的民俗事项越来越受到重视,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活动也逐渐在各地兴起,同时这一现象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敖包祭祀的研究不少,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但是就内蒙自治区外的蒙古族自治地方进行敖包祭祀的研究还不多,关键是就敖包祭祀作为蒙古族的传统被恢复的过程中从政府与民间两种视角出发讨论传统的传承与发明问题。
   本论文试以辽宁蒙古贞地区的关山敖包祭祀为例,从“发明的传统”这一理论出发,结合关山敖包的历史与恢复过程来探讨辽宁蒙古贞地区蒙古族敖包祭祀传统的传承与发明的问题。
   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目的及意义,范围和内容,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视角以及理论框架和概念界定,还有资料来源。
   第一章,主要介绍辽宁蒙古贞地区的敖包祭祀现象,以简要介绍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作为开始,阐述辽宁蒙古贞地区现存的敖包及祭祀内容,并叙述蒙古贞地区的旗敖包即关山敖包的历史与传说。
   第二章,主要阐述关山敖包的恢复建设过程和祭祀活动的现状以及与关山敖包祭祀有关的活动内容。其中当地政府和百姓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一过程和活动,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说法。
   第三章,结合关山敖包的历史与恢复过程分析其内涵和功能以及所发生的转变,从传统的发明理论出发探讨“关山敖包祭祀”这一现象的深层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并作出结论。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观点,为前文结论作补充和说明提出关山敖包祭祀作为一种生活化的传统的理论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