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学杂志》(1936-1939)研究
【6h】

《数学杂志》(1936-1939)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归纳概括法

1.3.3 图表统计法

1.4 研究思路

1.5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数学杂志》的始末

2.1 中国数学会概况

2.1.1 中国数学会主要职员情况

2.1.2 新中国数学会始末简介

2.2 《数学杂志》的创刊与内容简介

2.3 《数学杂志》的终刊与后续

2.4 创办《数学杂志》的意义

第3章 《数学杂志》的创刊理念

3.1 办刊宗旨

3.2 编委会情况

3.3 作者群体的组成

3.4 栏目设置

3.4.1 封面设置

3.4.2 书目广告栏

3.4.3 国内外数学界消息栏

第4章 《数学杂志》中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4.1 数学史

4.1.1 唐代历家奇零分数的演进

4.1.2 整数勾股形

4.1.3 曾纪鸿圆率考真图解

4.1.4 阳历甲子考

4.1.5 数论史与朱世杰垛积术

4.1.6 数学人物介绍

4.1.7 小结

4.2 大学入学数学试题

4.2.1 试题分析

4.2.2 试题特点

4.3 数学教学法

4.4 小结

第5章 《数学杂志》中的数学内容探析

5.1 数学译著

5.1.1 戴德金的数学学说

5.1.2 克莱因的数学观

5.1.3 科学翻译理论方法研究

5.1.4 数学译著的特点

5.2 数理逻辑

5.2.1 数学认识论

5.2.2 存在释义

5.2.3 数理逻辑导论

5.3 高等数学

5.4 数论与其他

5.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数学杂志》目录(第一卷第一期-第二卷第一期)

附录 2:《数学杂志》中的书目广告

附录 3:《数学杂志》中的数学界消息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1935年,中国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的形成。中国数学会创办了两种数学期刊,一种为普及性期刊,即《数学杂志》,由顾澄担任总编辑,它创办于1936年8月,1939年停刊,共出版2卷5期。《数学杂志》1951年1月改名为《中国数学杂志》,1953年更名为《数学通报》;另一种为学术性期刊,即《中国数学会学报》(即现在的《数学学报》),由苏步青任总编辑,华罗庚为助理编辑。在现代数学的传播中,数学期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尚未发现对《数学杂志》的作者群、编委会、栏目设置、数学内容等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主要对《数学杂志》的创办到内容的整体性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首先论述了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之处。
  2.主要对《数学杂志》的始末进行梳理,介绍创刊背景、中国数学会概况、《数学杂志》的创刊与内容简介。
  3.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数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作者群、编委会、栏目设置等进行了介绍。中国数学会成立后,国内数学活动也大大地活跃起来。数学家们经常组织各种数学交流活动,造就出强大的编辑阵营和作者队伍,对数学知识的传播与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对《数学杂志》中的数学史、大学入学数学试题、数学教学法、数学译著、数理逻辑、高等数学、数论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在数学史方面,增强了学习者的民族自信心;大学入学数学试题的分析,可以洞察当时的数学教育的方法、内容等方面的信息;数学教学法方面,苏格拉底数学教学法对后世教学法提供了参考;数学译著,主要内容为德国数学学说与科学翻译理论的介绍;在数理逻辑方面,数学认识的本源问题、数学存在问题等研究为数理逻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高等代数方面,函数论、无穷级数等的研究,对代数的研究以及传播起到了巨大贡献;在几何方面,主要以中外论著的批评为主;在数论方面,主要关于近世数论上的大问题,如Fermat问题、Waring问题等的新进展,这些都是数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整个数论的核心问题。
  5.对创办《数学杂志》的意义进行分析。《数学杂志》办刊时间不长,但是它成为普及数学知识、介绍西方现代数学、传播现代数学知识的一座桥梁。《数学杂志》发行较广,影响较大,是数学教育者和数学家引进数学新知识、探讨数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推动了全国数学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数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