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奶牛瘤胃发酵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6h】

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奶牛瘤胃发酵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引用符号缩写说明

1引言

2试验研究

3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脂肪作为供能的营养素热增耗低,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肪是提高日粮能量浓度的重要途径。在奶牛泌乳前期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脂肪,不仅可以缓解奶牛在泌乳前期的能量负平衡状况,而且还可提高产奶量和乳汁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研究表明,反刍动物日粮中脂肪的含量不宜超过干物质的7%,添加过多的脂肪会影响瘤胃微生物活性而导致瘤胃内环境紊乱,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本论文通过体外试验、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以提高奶牛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营养调控手段为目的,研究添加植物油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消化代谢、生产性能和乳汁中CL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下: 1.体外培养试验中,日粮中添加3个水平不同的植物油对培养液pH值、纤毛虫数量、NH3-N浓度各时间点均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6.5%水平纤毛虫数较多,NH3-N浓度较低;菌体蛋白浓度和总VF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6.5%水平较其它水平高;NDF和DM降解率6.5%水平最高。 2.添加植物油的日粮(脂肪为6.5%)对奶牛瘤胃液纤毛虫数量、pH值和NH3-N浓度、菌体蛋白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日粮组瘤胃液总VFA浓度及乙酸/丙酸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菜籽油组、葵花油组和胡麻油组的液相流通速率(L/h)依次为13.34、11.89和12.68,3个组差异不显著(P>0.05)。 3.添加植物油的日粮(脂肪为6.5%)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及有机物质(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脂肪(EE)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组之间的能量代谢、氮代谢差异不显著(P>0.05)。 4.添加植物油的日粮(脂肪为6.5%)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葵花油组、胡麻油组和菜籽油组的日产奶量(Kg)依次为22.63、21.59和22.40,3个组乳脂率分别为3.45%、3.51%和3.50%。CLA、t-C18∶1和PUFA的含量胡麻油组和葵花油组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其中葵花油组和胡麻油组的CLA含量分别是菜籽油组的1.86倍和1.83倍。 5日粮中添加植物油的饲养试验中,胡麻油组、菜籽油组和葵花油组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24%、10.93%和8.61%,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组乳脂率分别为2.99%、3.08%和3.12%,与试验前相比,依次降低16.25%、16.30%和11.36%,且差异显著(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依次显著降低17.40%、14.92%和13.81%。菜籽油组、葵花油组和胡麻油组的C18∶0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63%、10.80%和10.95%,差异不显著(P>0.05);C18∶1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3.18%、27.40%和40.59%。试验组t-C18∶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151%、123%和188%,但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LA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4.13%、146.55%和96.55%,其中葵花油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