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绵羊食性和植被状况对载畜率的响应
【6h】

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绵羊食性和植被状况对载畜率的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1.1自然概况

2.1.2畜牧业生产现状

2.2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2.1试验设计

2.2.2测定内容和方法

2.2.3数据处理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植物群落组成与特征

3.1.1植物群落盖度

3.1.2植物群落密度

3.1.3植物群落高度

3.1.4植物群落重要值

3.1.5植物群落多样性

3.2放牧系统的植物地上现存量

3.3家畜表现

3.3.1家畜食性

3.3.2家畜嗜食性指数

3.3.3家畜采食量

3.3.4放牧绵羊食性与草原群落结构间的关系

3.3.5家畜采食速率

3.3.6家畜采食时间

3.3.7家畜牧食行为

4讨论

5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特有植被类型,在温带草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试验研究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上不同季节、不同载畜率下绵羊食性的变化的动态监测及其放牧绵羊采食对植物群落影响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放牧绵羊食性的季节变化动态以及与草原群落结构的相关性,旨在为草地合理放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轻度、中度、重度载畜率条件下,植物群落总盖度、总密度和植物的高度均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普遍降低;轻度放牧有利于短花针茅和栉叶蒿的生长;放牧绵羊有较强的食性选择,绵羊食谱主要由几种适口性好的牧草组成,同一季节绵羊食谱各处理无显著差异,不同季节食物替代明显。绵羊食性与不同牧草的相对生物量和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高度相关性不大。不同季节绵羊的采食量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载畜率下绵羊采食量不同,随载畜率的增大,采食量显著降低(P<0.01)。8月份绵羊对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的嗜食性指数高于其它牧草,随着载畜率的增大而降低,对栉叶蒿(Neopallasia petinat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嗜食性指数随着载畜率的增大而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