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蒙古文造形艺术研究——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造形研究及修复
【6h】

蒙古文造形艺术研究——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造形研究及修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2.1 阿尔寨石窟回鹘体榜题蒙古文数据化复原的意义及目的

2.2 在蒙古文造形研究中的意义及目的

2.3 对文物类文字字形修复的意义

3 阿尔寨石窟及32号石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赞诗概况

3.1 阿尔寨石窟概况

3.2 阿尔寨石窟32号窟及回鹘体蒙古文赞诗概况

4 相关研究

5 研究中的难点与存在的问题

5.1 影像资料采集困难

5.2 石窟文字破损严重,复原工作量大

5.3 相关学术研究较少,标准文字定义困难

6 研究方法

6.1 原始资料采集

6.2 数据化

7 修复过程

7.1 榜题回鹘体蒙古文数据化与造形分析研究

7.2 《第七救度佛母破敌度母赞》榜题回鹘体蒙古文相似造形特音节点分析

7.3 32号窟中《第八救度佛母催迫魔君度母赞》的回鹘体蒙古文造形特征分析

7.4 32号窟中《第九供奉三宝度母赞经》的回鹘体蒙古文造形特征分析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蒙古文字造形艺术是蒙古文字研究领域中新的方向。自蒙古人使用回鹘体蒙古文以来,作为蒙古族的主体书写载体,传统蒙古文曾经产生过灿烂辉煌的文字造形艺术,这是中国文字造形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字造形艺术的重要文化遗产。由于近代传统蒙古文使用群体和范围萎缩,加之传统印刷排版技术的局限,现代蒙古文简单化趋势严重,字体造形艺术日渐式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蒙古文字体艺术的复兴提供了前提条件。以浩如烟海的历代古蒙古文字造形艺术宝库为基础,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速度快、储存容量大的特征,是发掘、挽救和复兴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可行之路,也为现代蒙古文字的传承和流行提供了动力。本研究从确定时期的古蒙古文字造形遗存入手,以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造形为标本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总结出了阿尔寨石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字的造形艺术特征。为使蒙古文这一古老文字进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形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应用和传达的需要,做了前期的基础性工作。
  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蒙古文字体具有中古回鹘体蒙古文典型特征,由于书写地点和对象的特殊性,具有更为独特的字体造形艺术研究价值。本文从文字造形艺术角度,通过对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字节和音节的拆分、命名来分析其造形特征,在对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比较完整的46首礼赞文字整理、拆分、命名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阿尔寨石窟榜题回鹘体蒙古文字的造形艺术特征,与同时期公认的标准文字—德国考察队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高昌古都挖掘出的13-14世纪较完整的佛教内容的蒙古文古籍《摩柯卡拉赞》残片进行对比研究,得到了明确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整篇礼赞文字修复的难点,对阿尔寨石窟32号窟榜题中的三首《二十一救度佛母礼赞》进行了全篇修复工作,结果令人满意。
  为了摸索研究成果应用前景,我们进行了阿尔寨石窟榜题蒙古文字体应用设计的探讨,在两部书籍装帧和蒙古民歌光碟封套设计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该字体用于现代设计做出了有益尝试。必须指出,本研究仅仅是古蒙古文体进入现代传播形态的初级基础工作,要使其进入数据化阶段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