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及耐旱耐盐性评价
【6h】

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及耐旱耐盐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 吸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 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温度对萌发特性的影响

2.2.2 不同浸种时间对萌发的影响

2.2.3 干旱胁迫对萌发的影响

2.2.4 抗旱指标的测定

2.2.5 盐碱胁迫对萌发的影响

2.2.6 盐碱害指数的测定

2.2.7 盐旱联合胁迫对萌发的影响

2.2.8 种子萌发指标的测定

2.2.9 综合指数计算

2.2.10 生理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3.1.1 温度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3.1.2 浸种时间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3.2 干旱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及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干旱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干旱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过程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盐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及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盐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3.3.2 盐胁迫下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盐害指数分析

3.3.3 盐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3.4 盐旱联合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及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3.4.1 盐旱联合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3.4.2 盐旱联合胁迫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生理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适宜温度的探讨

4.2 浸种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讨

4.3 干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讨

4.4 干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害物质产生的探讨

4.5 干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过程中保护酶类影响的探讨

4.6 盐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讨

4.7 盐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生理指标影响的探讨

4.8 盐旱联合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讨

4.9 盐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保护酶系统影响的探讨

5 结论

5.1 不同温度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5.2 不同浸种对山韭、青甘韭电导率及萌发的影响

5.3 干旱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5.4 盐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5.5 盐旱联合胁迫对山韭、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不同温度处理探讨山韭和青甘韭种子适宜萌发温度,并在适宜温度下确定二者的适宜浸种时间。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耐旱耐盐植物的研究,对二者的耐旱耐盐特性从萌发及保护酶类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山韭种子在10~30℃之间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22.5℃,青甘韭种子在5~35℃之间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17.5~22.5℃,说明其萌发与适宜萌发温度范围均较山韭种子宽。
  2.在20℃下,浸种没有显著提高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发芽率(P>0.05),山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72h后达到最高(P<0.01),青甘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12h后达到最高(P<0.01),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四项萌发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山韭种子可以将浸种时间控制在24~72h,而青甘韭种子的浸种时间应控制在12h以内,或不浸种。
  3.在20℃下,随着水势的下降,山韭和青甘韭种子在相同的处理天数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趋势,且青甘韭下降速度较山韭的快,耐旱性较差。SOD是山韭种子的主要保护酶,SOD、CAT、APX均对青甘韭种子应对干旱胁迫均起到重要作用。GPX主要在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后期起到重要作用。
  4.山韭和青甘韭种子在不同浓度中性盐、碱性盐、混合性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趋势,且青甘韭种子较山韭种子的下降速度快。山韭和青甘韭种子在中性盐、碱性盐与混合性盐胁迫下,酶防御系统并不一致,在中性盐胁迫下,SOD、CAT活性较碱性盐、混合性盐高。青甘韭种子APX活性在不同胁迫下较山韭种子敏感,而GPX活性却不及山韭种子敏感。山韭和青甘韭种子对中性盐的的耐受能力要大于碱性盐和混合性盐的耐受能力,且山韭种子较青甘韭种子耐盐碱能力强。
  5.山韭和青甘韭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PEG混合溶液处理下,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趋势,山韭耐盐旱胁迫性较强。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盐胁迫比较相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