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指导
【6h】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指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来源

1.黑格尔以前的世界历史思想

2.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

3.马克思对于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念的超越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

(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物质根源-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工和交往的普遍化

(三)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资本的扩张本性

(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标志-世界市场的形成

(五)世界历史发展的道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六)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共产主义

三、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1.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重要论断

2.邓小平基于对时代主题的深刻认识,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

3.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4.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5.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对外开放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使我们认识到加强世界交往是世界历史主体自身发展的条件,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必须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参与世界交往才能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进一步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三)使我们对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确立正确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著作中。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出人类已经进入了“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构成的愈来愈扩大的历史范围,告诫人们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这种相互联系孤立地去进行个体民族的历史发展。当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他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对外开放的内容,对外开放应坚持的原则,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实际的对外开放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