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恢复措施研究
【6h】

气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恢复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气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2 生态恢复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技术路线

2.3 野外数据获取与分析

2.3.1 植被调查

2.3.2 土壤调查

2.3.3 分析方法

2.4 植被数据统计

2.4.1 灌木植被特征计算

2.4.2 草本层植被特征值计算

第三章 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3.1 工程占地的影响

3.2 对土壤的影响

3.3 对植被影响

3.4.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植被恢复措施研究

4.1 生态恢复措施

4.2 植被恢复效应

4.2.1 不同恢复年限和措施群落的数量特征分析

4.2.2 不同恢复年限和措施草本层多样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土壤恢复措施研究

5.1 不同恢复年限和措施土壤质量分析

5.1.1 不同恢复年限和措施土壤物理性状分析

5.1.2 不同恢复年限和措施土壤化学性状分析

5.2 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油气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在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油气田开发建设,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壤和植被两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入手,开展了气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恢复措施的研究,全面分析总结了气田开发各工程在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恢复年限人工种植锦鸡儿群落、油蒿群落、自然恢复群落的灌木层片的生物量、个体密度,草本层片的物种组成、生物量、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的容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对比研究了不同年限不同恢复措施的生态恢复效果,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及气田开发区的生态恢复措施研究及实践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进展:
   气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临时和永久占地。井场、道路、集气站、管线的修建和铺设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的原有理化性质和结构,使原有土壤结构和性状难以恢复;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地对植被的破坏与钻井废弃物的污染,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恢复年限增长,油蒿群落和锦鸡儿群落的生物量均增加,而建群种个体密度均减小,揭示了过度密植对于群落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导致种群在空间上和资源上产生过度的竞争,从而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草本层片物种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草本层多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随着恢复年限增长,各草本层的多样性均有所增加,物种丰富度也有相应的提高;相同恢复年限条件下,人工种植锦鸡儿群落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重要值和多样性等均相对高于人工种植的油蒿群落,两者均高于自然恢复。
   随恢复年限增加,除速效K外,土壤中的养分整体呈升高趋势;相同恢复年限不同恢复措施的条件下,人工种植锦鸡儿群落措施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人工种植油蒿群落,且两者均高于自然恢复群落,说明种植锦鸡儿群落的土壤恢复效应明显高于其他恢复方式。
   总体上,气田开发区乃至整个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措施的优选序列为:人工种植锦鸡儿群落>人工种植油蒿群落>自然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