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精神救赎机制的构成——以《洪堡的礼物》和《赫索格》为例
【6h】

探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精神救赎机制的构成——以《洪堡的礼物》和《赫索格》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is Thesis

1.2 Introduction to Saul Bellow and Jewish literature

1.3 Bellow's Humboldt's Gift and Herzog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Study on Saul Bellow's Novels at Home and Abroad

2.2 The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in This Thesis

Chapter 3: THE SPIRITUAL CRISIS OF THE PROTAGONISTS

3.1 Sense of Marginality and Alienation

3.1.1 Sense of Marginality

3.1.2 Sense of Alienation

3.2 Bound of the Actual World

3.3 Meaningless Family life

3.4 Conflict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Chapter 4: THE ANALYSIS ON THE REDEMPTION MACHNISM

4.1 To suffer

4.1.1 The Culture Root for Suffering

4.1.2 Suffering As a Way of Redemption

4.2 To wander

4.2.1 Wandering As a Way of Redemption

4.3 To escape

4.3.1 Escape to Memories.

4.3.2 Escape to Illusions

4.3.2 Escape to Self-examination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最富有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贝娄集学者和作家于一身,他的作品对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关注是难能可贵的。本文着重关注了索尔贝娄最为成熟,最能体现创作思想的两部小说:《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并通过对小说人物命运,心理路线图的剖析,结合贝娄的个人经历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和犹太文化根源对贝娄小说和人物心理和命运影响的剖析,提出了索尔贝娄小说流浪,逃离和精神救赎机制三个主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其作品的影响,分析提炼小说当中较为突出的流浪,逃离和精神救赎三大主题。
   结合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探讨了贝娄小说主人公精神危机,流浪逃离,和精神救赎的三大特点。通过索尔贝娄代表小说,《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中主要人物赫索格,洪堡和西特林命运和心理路程的分析,面对精神危机的挣扎,精神世界的异化,人际关系的疏离,生活的无意义,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索尔贝娄小说中精神救赎机制的构成即,通过精神和形体的流浪逃离,受难过程最终得到救赎的观点。
   基于对贝娄小说精神救赎机制的提炼,本文旨在解读贝娄小说中反映出的对于现代社会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贝娄小说中人物大多彷徨和挣扎,实际上是当代物质对人性摧残的结果,对于精神救赎机制的提炼也可以找到精神危机的解决方式,实现回归。不同于活着精神已死的悲观论调,精神救赎机制分析的视角研究体现出贝娄小说探索追寻和坚持的积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