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乌拉特中旗为例
【6h】

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乌拉特中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1.研究意义

2.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

2.田野调查相结合

3.多学科交织,多角度分析

(四)创新与不足

1.本文的创新

2.本文的不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

2.我国的定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和开发模式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

二、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乌拉特中旗的历史文化概况

1.乌拉特部落概况

2.乌拉特中旗概况

3.乌拉特中旗文化概况

(二)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

(三)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

(四)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三、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现状

(一)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全面展开

1.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成绩

2.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项目得到大力支持

3.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活动有效开展

(二)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

(三)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瓶颈制约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冲击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四、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一)加强对乌拉特蒙古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3.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4.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机制

(二)加强对乌拉特蒙古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

1.加快建设各类文化产业交易、展示中心

2.积极培育非遗项目的骨干企业

3.地方政府引导实施“走出去”战略

4.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5.支持创意文化产业挖掘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当中论述的乌拉特蒙古族至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北部边缘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乌拉特部落在继承八百年蒙古文化和数千年草原文化的基础上,也创造和发展了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乌拉特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了浓郁的乌拉特民族风情。乌拉特蒙古族文化的起源及形成离不开乌拉特蒙古族部落。乌拉特蒙古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了解和研究蒙古族历史、社会、宗教,民族习俗等各个方面极其珍贵的资料。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现代经济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保护好浓郁而独特的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充分挖掘它的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主要介绍对于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意义、目的,对以乌拉特中旗为代表的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环境、保护现状、主要特点、分布情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对目前及今后保护、利用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的保护性开发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